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129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语义平面考察形容词作状语、补语的情况,可以看到:形容作状语、补语同动词构成的句法结构不同,但和句中其它词语构成的语义关系相同;语义关系相同是由形容词在深层结构中与其它词语强制性的同现关系决定的;语义关系虽相同,但由于形容词所处的语法位置不同,使句子的语义表达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试论现代汉语核心句的句义结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语法研究的一个有顶组成部分,句义结构的类型研究必须要遵循语形语义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本根据区别性语义特征将现代汉语基础表义结构分为属性,方们,领属,识别,感知,自身动作,涉客动作等七小类,并采用谓词逻辑对各小类基础表义结构的内部语义配置式进行描写,指出现代汉语句子的语义成分是一个逐层概括的层级系统,现代汉语核心锯的语义结构有五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03.
预设,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近年来已被许多语言学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诠释。 这种语言现象的三种体现形式———语义、语用和心理预设, 为剧作家的创作, 从构筑戏剧结构、推动 情节的曲折发展, 到表现角色语言的含蓄并揭示人物性格, 创造了无限的空间。观众或读者因具备 作品中涉及到的预设信息, 可以较顺利地欣赏剧情、品味角色: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又会使他们对作 品产生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4.
包含名宾心理动词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句和非事件句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上界定出的一对语法语义范畴.在句法层面上,事件句、非事件句和构句成分有相互的选择关系.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心理动词的语义表现为属性义和非属性义.当心理动词表现为属性义时,由心理动词作谓语述语构成的句子是非事件句;当心理动词表现为非属性义时,由心理动词作谓语述语的句子是事件句.  相似文献   
105.
从语义泛化角度探讨新词语。语言和社会处于共变之中。社会变化导致语言变化,新词语的产生。广义的语义泛化包含意义泛化和语用空间的扩展。总体上说,社会变化是根源,语义泛化是途径,新词语的产生是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高娟 《学习月刊》2013,(10):24-25
本文研究的对举格式是指由两个字数相等或相近、结构相同、语义相反或相成的两部分构成,即对举格式由前后两个分句构成,不能单独使用,否则意义不能自足,这种对举结构的意义不是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整体性。根据现代汉语中不同形式的对举格式的类型我们试图归纳出不同对举格式的意义,探讨这些具有相似句法表现形式的格式在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一、有形式标记的对举格式1、AVA,BVB  相似文献   
107.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是一个包含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的范畴。就多义动词"开"而言,其概念基底义为"外向型运动",根据性质差异,"开"可以表示位移、开始、出现三类不同运动事件。在典型运动位移事件中,由于位移路径的差异,"开"所表达的位移事件又分为打开、扩散、分割、离开、扩大五个子类。"开"的多个事件语义源于"开"的不同搭配,"开+X"中"开"事件所作用的对象X在空间、状态、生命度、时间特征和物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开+X"事件的方式、结果和语义焦点的不同,从而生成了"开"的不同词义。  相似文献   
108.
陆莲枝 《前沿》2012,(21):199-200
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对“红色”的物理感知相同.壮语的“nding/hoengz”和英语的“red”作为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红色”意义的承载词,在壮英两种文化中都有喜庆、羞涩、愤怒、暴力的联想,但由于受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审美观念等文化心理的制约,壮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褒义联想,而英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贬义联想,其语义联想存在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09.
110.
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缘自因监管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政府监管不力。现行"九龙治水"的分段监管模式和"一龙治水"的大部制模式本质上具有结构相似性。鉴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性,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对现行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的突破。而实现这种突破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政府相关职能,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重视客体导向原则在食品安全关系调整中的作用,确定基于各方利益协调的食品安全目标,进而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转变,建立基于网络治理新模式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