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1127篇
中国共产党   675篇
中国政治   1097篇
政治理论   349篇
综合类   88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重新审视青年研究的思想资源和知识实践可以看到:青年研究从哲学人文学科的思维转到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其理论风貌、语言肌质、学术品格都有了变化;青年的经验现实比先前更加丰富,青年群体的身份更加复杂,而青年研究者知识背景的固化也越来越突出.如何理解青年和青年研究?哪些是青年研究的关键要素和概念?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构成了探讨青年研究发展的关节点,需要进行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102.
分析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法律层面对廉租房相关概念的界定情况,提出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现状。在总结学者对廉租房法律概念的基础上,尝试提炼符合实际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3.
刘晓华 《学习月刊》2012,(22):19-19
国家认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个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国家认同”的概念魅力无穷,像着了魔咒一样催生着新国家的诞生。但同时,这个概念也给多民族国家带来了无穷的战争和灾难,在一些国家,一些民族争取独立成为民族国家,造成内战不断,相处一室的人民互相杀戮。传统上人们视为特定的民族国家一时间变成了可变动的东西。认识民族国家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4.
造反派与女人的关系,似乎自然而然。阿Q做梦都在造反,因为在他概念里,造反的好处之一就是女人。阿Q一辈子没沾过女人,只在梦里,因为造反,结果不但有女人,还有挑选的余地哦。"赵司晨的妹  相似文献   
105.
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英美法上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这一点不同于大陆法系,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商业社会中财产非自愿性转让的几率增加,因此矫正因财产非自愿转让产生的不当得利的需求变得非常强烈;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法学理论解释能力不足,使得返还责任与不当得利相应规则的适用空间有限.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返还责任的独立及其类型化发展.对于返还责任的独立,英美法学者分别提出了大合同概念理论、维护财产权理论、衡平法上的显失公平理论进行激烈的批判,这些理论争鸣有些是由于英美法自身传统造成的,有些则是两大法系共有的问题,反映了返还责任在私法复杂格局中的独特地位.英美法这一重大制度的理论变迁对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相关规则的构造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6.
明治维新后,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日本的社会教育也应运而生。本研究不仅考证了社会教育在日本的由来,确认了社会教育乃日本明治以后出现的特有的教育形态;并从教化型、民主型、终身型等三方面厘清了日本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社会教育的多元界定;而且对日本的社会教育和社会事业、社会政策、国家教育、国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日本社会教育概念的五个特征,即丰富多样性、暧昧模糊性、服务主体性、法律健全性、实践追求性等。  相似文献   
107.
雷达 《中国公证》2012,(11):41-44
一、从权利和权能的分离看股权收益权性质f一1权利和权能的分离理论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在法律规范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①。英国法学家梅因曾说“概括的权利这个用语不是古典的.但法律学有这个观念.应该完全归功于罗马法”②.罗马法中的权利概念主要是由罗马法所阐述的所有权的概念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08.
杨跃 《学理论》2012,(18):267-268
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该教给学生一个道理:必须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写出各自风格迥异的文章,那么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明白:"个"、"性"、"化"以及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文章对此从词源学意义以及个性在各学科的含义进行了细致地阐释。  相似文献   
109.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通过考证《共产党宣言》汉语摘译、节译和全译文中的译词衍变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语概念Eigentum,经过英语property,再经过日语词"财产",变成汉语术语"财产""所有",再到所有权术语,直到接受十月革命经验影响,对接俄语词coбствeнность译出所有制,并以此为中介最终以所有制对译德语Eigentum,生成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概念.所有制译词以政治经济学概念和关系概念,超越了此前作为法律术语以及实体术语的所有物(财产)和所有权的译法,深刻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概念的精深之处.  相似文献   
110.
“人民”一词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政治概念.建党初期,中共对“人民”“国民”两概念的使用并没有明显的侧重.随着国共合作的开展,革命形势的高涨, “人民”因克服了“国民”这一概念的污名化与模糊性,又符合马列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所以逐渐取代了“国民”,成为中共的主流话语.大革命失败后一段时间,中共因“人民”概念曾经包含资产阶级,对其使用频率一度大为降低,并试图以“群众”“民众”“工农”等概念替代之,反映出当时中共革命政策的转变和对“人民”内涵建构的不足.随着民族危机的上升,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后,中共统一战线政策逐渐转变,“人民”这一概念又重新回到中共话语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