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189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4篇
法律   848篇
中国共产党   2571篇
中国政治   4322篇
政治理论   742篇
综合类   119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1106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872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明确广东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大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四大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的基础差异、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差异、产业结构的差异、人口素质的差异、基础设施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并加剧了珠三角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最后提出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包括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为契机,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数字化信息网络建设为机遇,加快区域信息化进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2.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有的分片分块、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并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构建一种新的地方行政立法模式。在行政立法方面,我国上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下有地方规章,而中间的空隙似乎太大。对于经济区域内的共同事项,中央行政立法缺乏针对性,而地方规章的范围又过于局限。有必要在此中间层次上增加一个跨区划的区域行政立法形式。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经授权由相关区划政府的有关人员在协商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一个行政立法机构共同制定适用于该区域内各区划的区域性行政立法,这也是新时期条件下发挥地方行政立法积极性、主动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3.
曹玉书 《当代广西》2006,(16):35-3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05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包括中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在内的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东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环北部湾地区经贸合作将对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东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今年3月份,中国政府制定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西部…  相似文献   
94.
地方资讯     
《法人》2007,(10):10-10
陕西农民受益退耕还林;粤东四市共推潮汕经济;4个临港大项目落户曹妃甸;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高层联席会议在湘召开;915亿粤沪资本挺进四川。  相似文献   
95.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的发展, 现代化港口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高效便捷 通道。我国应通过对沿海各港口进行功能定位, 突出专业化特色, 提高运作效率, 加强各类港口的 合作关系, 形成整体合力, 从而带动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6.
东亚的经济合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以1967年8月东盟成立为启动标志,到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30年间一直进展缓慢,并以东盟单一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97.
川东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因此,加快构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使其在区域内充分发挥带动、辐射功能,形成分工合理、布局科学,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以促进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南充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可行性进行了客观、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8.
ForsomanyyearsLuliang,anoldrevolutionarybase,hadbornetwoundesirablelabels:povertyandbackwardness.Ataworkingmeet-ingoftheprefecturalPartycommit-teeheldin2000,LuliangPartycom-mitteeannouncedthatLuliangwasnotjustanoldrevolutionarybase,apovertystrickenareabutalsoanewdevelopmentareawithrichre-sourcesandlatentpotentiality.Atthissessionastrategicplanhadbeenlaidout:Takingstructuralad-justmentastheguideline,andde-velopingnichemarkets.Afterthreeyears'efforts,radicalchangeshavetakenplaceinLuliang.Thef…  相似文献   
99.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态势表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化与全球化可以趋于一致。区域经济合作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有益补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力。有的国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实现本国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这种新型的地区合作模式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带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崛起,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东亚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  相似文献   
100.
赵放 《东北亚论坛》2004,13(3):8-12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使东北亚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分工协作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 ,除日本以外 ,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受贸易和投资的牵引 ,经济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贸易与投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具备开展分工协作的坚实基础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作为东北亚惟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力争在今后本地区的分工协作中掌握主导权 ,但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说明 ,日本的这一企图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