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42.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6条第3款新增了公安行政法律文书的电子送达内容,这契合了电子政务迅猛发展的现实需求。因该条款规定内容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公安机关采取电子送达,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受送达人的同意是电子送达必备的主观要件,在此基础上,电子送达可以成为公安行政法律文书优先的文书送达方式。但基于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特别保障,并非所有的公安行政法律文书均可电子送达,另外,电话送达作为电子送达的例外方式应当谨慎采取。我国电子送达的成功采用到达主义标准,这要求公安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固定送达日期。电子送达的日渐普遍,也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43.
从厦门法院的实践来看,两岸民商事司法文书送达存在以下问题:因请求方提供信息不全、重复委托等导致的送达困难和司法资源浪费;因被请求方未尽力协助导致的送达程序拖延;因两岸法律差异导致的协助送达效力不易认定等。鉴于邮寄送达及传真和电子邮件送达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完善两岸民商事司法文书送达,需要增强司法互助意识,促进司法互助三级窗口设立,细化"尽力协助"原则,积极创新司法互助工作机制等。在审判实践中,法官不能过于依赖包括司法互助送达在内的单一的送达方式,而应从公正、高效解决争议的角度出发,灵活采用多种送达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4.
资讯     
《人民公安》2021,(5):4-5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相似文献   
45.
46.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4,(1):424-42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习惯作法,结合我国海事审判实践,对诉讼前扣押船舶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47.
《党风建设》2002,(1):43-4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01年11月12日作出裁定,核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李纪周受贿案的一审判决。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因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于2001年10月22日被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审宣判后,李纪周表示认罪服判。根据法律规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了复核。所作裁定送达后,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8.
贾凝毅 《政府法制》2012,(28):47-47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充分利用互联网快捷便利的优势,快速完成了一起行政复议案件的文书送达程序。  相似文献   
49.
50.
《中国司法》2014,(6):83-87
正司法协助是各国在平等与互惠的基础上相互为对方国家的司法活动提供方便与合作的一项制度。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司法协助包括民商事司法协助、刑事司法协助、引渡、诉讼移管、被判刑人移管和犯罪资产的返还与分享。狭义的司法协助则仅指民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一、我国司法协助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对司法协助知之甚少,几乎连概念都说不清。19世纪中叶之前,满清政府闭关锁国,经济不发达,没有这个需要。之后的满清政府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