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所谓黑社会,它是一种独立于正常社会、具有反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严密的组织形式的犯罪团体。  相似文献   
122.
财政吃紧,除了众所周知的机构臃肿、人满为患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机关“工作成本”的高投入,它形同深不可测的黑洞。吞噬着有限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23.
新社会组织党建是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党的作用的基层党建新领域与新模式。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有利于实现党领导社会、有利于扩大党在其中的影响、有利于全面实现党管人才、有利于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目前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发展状况并不平衡,呈现出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即新社会组织党建真正搞得比较好的是少数、搞得不到位甚至缺失的也是少数,大量的新社会组织党建现在处于一般化状态。由此入手,积极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创造性开展,必须在策略选择上坚持:认真贯彻中央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一系列重大文件精神、扩大新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覆盖面、积极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作用发挥、创新新社会组织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健全新社会组织党建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4.
浓浓两岸情,客属一家亲?随着2010’佳台客属联谊会暨贺州市首届客家义化旅游节(下称“一会一节”)徐徐落下帷幕,贺州市以浓郁的客家风情和闪亮的台湾元素,为客家文化和棒台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5.
《红旗文摘》全新改版!从2013年起,大型理论文摘杂志《红旗文摘》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内文160页,每月25日出版。改版后的《红旗文摘》,将秉承并凸显"汇集各方精粹揭示决策背景透视问题核心比较国际经验"的办刊宗旨,努力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各界读者提供更加精美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根。《红旗文摘》感谢您的支持!期盼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6.
又是一年春风暖,黔贵高原谱新篇。 1月20日至24日,一年一度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肩负着全省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601名省人大代表齐聚贵阳,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7.
殷波 《学理论》2011,(35):218-219
从班主任的视角去观察五年制师范专科新生,发现五年制师范专科新生有很多的心理困扰,如适应不良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青春期所带来的情感问题等都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8.
最近看到周立波在河南电视台《壹周秀》中戏谑地批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不作为现象。比如,某体育界全国政协委员在记者“长枪短炮”(摄像机)的追击之下,一不小心说露了嘴:“我的那些提案都是他们给我搞的。”  相似文献   
129.
《当代贵州》2014,(15):57-57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1638—1709),荷兰画家。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会、池阻半等,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像。其精确的透视为人称道。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最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宴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林荫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观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最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  相似文献   
130.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作为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包罗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鄂东方言谚语为例,分析了别具特色的鄂东农耕文化、鄂东中医药文化,从而揭示出鄂东地区方言谚语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