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34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逮捕是我国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直接关系到被羁押对象的人身自由,其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行使逮捕权的主体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当前,随着职务犯罪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后,基层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权的对象范围就是公安机关所移送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本文试着从归纳基层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权的行使现状入手,从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出发探讨逮捕条件以及审查逮捕权的监督制约,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完善审查逮捕机制进行思索。一、审查逮捕权的行使现状200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朱孝清副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宽与严、支持  相似文献   
52.
赵锦书  魏军 《法治纵横》2013,(12):24-25
4月28日,2名“12·20”特大蒙面人室抢劫案犯罪嫌疑人被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这起3年前发生在闹市区的惊天抢劫大案终于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53.
一、目前审查逮捕权设置、构建、运行情况分析既然审查逮捕权具有司法权的属性,有些学者提出将审查逮捕权交由法院行使。事实上目前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也经常行使决定逮捕权。在公诉案件中未经检察院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在案件移送法院后,在开庭前、或开庭后法院便将被告人逮捕。一些基层法院在案件移送法院后责令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交大量的保证金否则予与逮捕,保证金作为事后的缓刑保证金,最终予与没收。逮捕实质成为创收的工具,或者利用逮捕的巨  相似文献   
54.
张宁 《法制与社会》2014,(18):255+257
新《刑事诉讼法》第79条对逮捕条件进行了修改,其实质是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修改,这使得逮捕有了更加明确的适用条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逮捕必要性"的随意判断,然而该条规定也存在条文模糊难以适用、配套机制不健全等不足。本文立足于基层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审查逮捕的工作实践,从审查逮捕条件中"社会危险性"的运用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完善对逮捕条件的适用,发挥逮捕这一严厉强制措施保障刑事诉讼目的的价值追求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55.
旧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中并未对审查逮捕工作中的逮捕必要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构罪即捕"现象,新刑诉法中针对这一不足,对逮捕必要性做了详细的规定,对审查逮捕工作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新刑诉法实施后,逮捕必要性的适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6.
逮捕条件的适用难题有三:一是对“社会危险性”的“可能性”和“现实危险”如何判断;二是对径行逮捕中“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何理解.以及是否只要曾经故意犯罪就应当逮捕;三是对违规转捕是否需要审查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本身的合法性。破解的对策是心存正义并合理运用法律解释方法,明确社会危险性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证据之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是一种综合全案证据的刑罚预期,曾经故意犯罪的需要全面考虑前罪性质、与后罪时间间隔,以及后罪的行为的手段、对象、造成的后果、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等因素,违规转捕应当审查前置程序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7.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规范了强制措施的适用,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其中,对逮捕的必要性进行了细化,同时增加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程序。但是,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羁押制度的规定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8.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措施的适用,既要保证准确有力地打击犯罪,又要保障人权。当前逮捕措施在适用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得到落实,逮捕条件掌握得较好,质量较高。同时也存在着公安机关撤销和变更逮捕措施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撤销、变更逮捕措施的监督制度和检察机关决定逮捕的制度以及逮捕的执行制度。 关键词:逮捕措施 适用 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9.
杨云骅:我今天主要报告欧洲人权法院对逮捕、羁押刑事被告的一些审查重点。为什么特别挑这个题目,我想先做一个背景说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到今天,关于国际人权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许许多多人权公约的诞生,比如联合国的《人权公约》,各区域性的人权公约纷纷成立。其实我们观察这许许多多的人权公约,对欧洲人权公约一般的看法是认为它是最具代表性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人权公约,除了它的公约内容的保障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可以监督各签约国是否遵守公约的机制。这就  相似文献   
60.
佘祥林,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人。1994年1月20日,余祥林之妻张在玉失踪。4月22日,余祥林因涉嫌故意杀人被警方刑事拘留,4月28日被逮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