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562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841.
《今日上海》2008,(12):55-57
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传导到长三角的几大港口,一些航运公司开始封船,海运费开始下调。  相似文献   
842.
积极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从历史联系、区位优势、经济联系等角度着重论证了安徽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提出安徽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与合作,重点要从建设五大基地、承接产业转移、推进项目合作、重点区域率先融入、加强研究和宣传工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43.
安吉县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0年6月,是湖州市最早成立的中心。中心现有3个工作平台:一是行政审批平台,主要履行行政审批工作的组织  相似文献   
844.
《中国发展》2009,9(5):10-13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带动了长三角及周边发展。该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在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探索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45.
上海责任     
陈统奎 《南风窗》2008,(5):32-35
长三角打造"中国服务"的整体品牌上升为一项国家级的新使命的时候,人们已经明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不再是政府唱独角戏,而是政府、行业协会、市场各司其职,演奏交响曲。而这有赖于政府主动放弃对经济控制和资源分配的权力。  相似文献   
846.
长三角城际铁路正在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期不远的将来,杭州人去南京会比今天去上海更加方便。从杭州到上海坐城际动车组需要78分钟,将来宁杭铁路建成投运后,从杭州到南京将只用59分钟。与此相比,目前宁杭间最快的动车组取道上海,全程也需4个小时。日前,《瞭望》  相似文献   
847.
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而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更是发挥着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周边城市普遍将接轨上海战略列为城市发展优先战略,以全面接轨上海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开发作为长三角周边城市接轨上海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各地所重视。  相似文献   
848.
90 年代在亚洲地区,不以国家为主体形成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理论上看,构成某种形式的“成长三角”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该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和“腹地支持度”,从现实上考察图们江地区开发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图们江地区开发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协调不力,并缺乏资金支持等,因此,图们江地区开发在实施先导阶段应该首先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9.
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伟大创举和建设奇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建设这座大桥对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的崛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0.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部分外向型和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现停产、半停产的状况,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出现农民工成批返乡的现象。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潜在风险已经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