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2411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稳定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健全机制,深化创新,推动邯郸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2.
征稿启事     
《中国减灾》2013,(7):63-63
本刊热诚欢迎防灾减灾领域内的相关单位、个人及关注防灾减灾的广大热心人士投稿。稿件字数以2500-3000字为宜,来稿请发送电子邮件至zgjz1990@vip.sina.com,并在邮件"主题"一栏中标明稿件标题与所投栏目。来稿务请注明撰稿人(摄影者)真实姓名和详细通联方式,并附个人及所在单位简介。稿件一经采用,本刊依照著作权法相关法律法规向作者寄送稿酬与样刊。投稿人应确保稿件内容的合法性,文责自负,本刊有权作适当修改。一旦投稿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三个月内未见回复,即可视作未获采用。本启事长期有效。  相似文献   
53.
美丽的家园     
王庆 《中国减灾》2012,(6X):44-45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得山河破碎、家园被毁,我们昔日美丽的家园成了一片废墟,就在那困难无助的时候,您伸出了援助之手,捐助我们,让我们得以重建家园。这是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小鱼洞镇江桥村全体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恩。2009年5月12日,地震后一周年,组织任命我到小鱼洞镇江桥村当支部副书记。7月15日,由李嘉诚基金会援建的  相似文献   
54.
黎黎 《中国减灾》2012,(7X):56-56
<正>2012年6月11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一时间,网上出现一些不实谣言,引起市民猜疑。6月12日,湖北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说,11日湖北各地相继出现的灰霾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属十年一遇,同时详细介绍了本次雾霾成因,即由周边部分省份秸秆焚烧诱发。作为栖居城市的雾霾亲历者,对夏季居然出现这样的  相似文献   
55.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同时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和远洋航运的港口,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近年来,天津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理清新时期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思路,落实国家防灾减灾规划,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总体目标,进一步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强灾害预警监测、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为实现新时期天津市防灾减灾工作综合目标,建设生态宜居天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6.
《中国减灾》2013,(5):16
近年来,甘肃省民政部门按照"抓规划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抓机制提水平"的思路,坚持科学谋划、主动作为,集中实施了6大类275个民政防灾减灾项目,初步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省的防灾减灾设施网络,有力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注重规划引领针对防灾减灾设施匮乏、应急救助体系不健全的实际,甘肃省组织专家深入调研论证,以省政府名  相似文献   
57.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给河南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艰巨和繁重。  相似文献   
58.
安清 《中国减灾》2012,(2):46-47
中国是多灾之国,尤其近几年来,各种灾害事故特别是特重大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因此,站在国家层面对灾害防范进行顶层设计,客观理性地探讨中国特色的综合防灾减灾战略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9.
声音     
《中国减灾》2013,(13):63
民政部救灾司领导和《中国减灾》杂志社为了表示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关爱,今年以来及时将每期《中国减灾》杂志邮寄给老同志,大家既兴奋又感动。老同志一致认为这本减灾杂志办得很好,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政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让人爱不释手。为此,我代表老同志向司领导和《中国减灾》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办好这本减灾杂志,老同志也会积极为杂志撰稿,希望为减灾救灾工作继续发挥余热。(北京王克俭)《中国减灾》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60.
子荷 《中国减灾》2012,(7X):33-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