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政府推行的羁縻、和亲、纳质宿卫、互市、朝贡贸易和武力征伐等具有较强时代特征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胡汉之间的大融合,将中华文明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巅峰,并对周边的民族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封爵制度是等级性极强的政治制度,隋唐以前,构成爵制等阶标志的爵称、爵序呈不断变动状态,隋唐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逐渐发展为当时爵制的主体,两宋以后,五等爵成为封爵的核心等级,而且爵制相对稳定.不过,我们一旦细察清代五等爵的源流,爵称、爵序演变,五等爵升降之法,就会发现:清代爵制形成过程中浓郁的八旗制度特色.  相似文献   
43.
智慧的禅宗     
吴心 《黄埔》2009,(4):58-59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寺院林立,从教者众,而且出现了许多教派,诸如,天台宗、惟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等。然而,除禅宗外,其它各派(不包括密教的藏传部分)在唐武宗灭佛运动后都逐渐衰微,或一蹶不振,或永远消失,只有禅宗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获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在唐中叶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即是以禅宗为其标志,禅宗甚至成了中国佛教的同义语,这种状况一直贯穿宋元明清历代。  相似文献   
44.
舒乙 《北京观察》2009,(2):56-60
过去两年,已经随全国政协考察团沿大运河视察了两次。头一次是去京杭大运河,由北京走到杭州,回来写了《大运河,残缺的辉煌》.第二次是去隋唐大运河的河南、安徽段,由洛阳走到灵壁,回来写了《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  相似文献   
45.
隋唐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封建国家对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农业立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指出隋唐时期的农业立法,尤其是土地立法、赋税立法大大促进了隋唐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杨建新 《党政论坛》2009,(22):37-37
维吾尔族的主要先民——回鹘(回纥)于隋唐之际出现于蒙古高原。维吾尔族从其先民开始,就与各朝中央政府及中原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和交往。  相似文献   
47.
钦州坭兴陶     
《今日广西》2010,(5):34-34
钦州坭兴陶产生于隋唐,至今已经历1300年。坭兴陶出自钦州,学名为紫泥陶,泥取于钦江两岸红土泥,以西岸硬土做骨与东岸软土为肉相配、经淘洗、选练、拉柸成型、雕刻、烧制、打磨而成。  相似文献   
48.
宁金 《传承》2013,(7):118-120
通过对族谱、金文以及史籍文献中关于隋唐北部湾宁氏墓志内容的研究发现,宁氏可能起源于西周,其族属可能为召公族。因东征胜利而受封建国,并早于南朝迁入闽与越交叉地区再迁北部湾,自隋唐推行科举制度以及在边地要求任官回避制度后,散居各地,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49.
六朝隋唐时期比丘尼等女性宗教性自残行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隋唐时期,受大乘佛教舍身概念的影响,中国许多比丘尼以及佛教女信徒残毁自身,不惜身命;或者刺血写经、割肉疗亲。这种自毁肢体的惊怖风尚在当今法轮功等邪教中仍不时再现,可见佛学东渐,影响中国社会生活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50.
古人在极差的技术、材料下,将制度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造就了建筑史上诸多辉煌.国家建筑标准早在春秋时,我国已编成了一部《考工记》,记载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的规范要求,叫“程式”,用于指导匠人实际操作.然后由专门的部门和官员来管理,如隋唐时期,在尚书省设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后世基本上如法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