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07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44篇
中国共产党   1383篇
中国政治   683篇
政治理论   855篇
综合类   150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生涯辅导工作基本与西方同步,并基于中华文化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文章从大陆与台湾两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生涯辅导的现状出发,从生涯辅导工作政策、组织机构、辅导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生涯辅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使学生成长成才等现实问题。高职院校要使学生成长成才,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专业课程设置,紧随现代产业发展;实现人才结构升级,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93.
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成为热门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再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文章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出发,通过问卷调查翔实的数据分析,指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需要政府、高校、学生联动形成合力,并给出了为建设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4.
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文化需求的学生,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当前之需。本文从认识实习、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定岗实习四个渠道着手,介绍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方式,希望将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方方面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5.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与自我接纳的关系,可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其学习倦怠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自我接纳问卷对417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②学生学习倦怠受到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③自我接纳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且能有效预测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96.
席从文  陈雪娇 《学理论》2012,(13):249-250
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并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和欠缺,探求了日常教育渗入就业教育、榜样教育渗入创业教育、班级教育渗入个人思想教育、学校教育渗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渗入性指导路径。  相似文献   
97.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高职院校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高职院校法治建设的实质与核心。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体的法律素质有所提升,但法治精神的缺失现象仍然存在,如法律信仰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等。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就是要从法律知识层面的普及发展到法治精神层面的提升,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使大学生信仰法律、遵守法律,并使这种法治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98.
在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步入了内涵发展的阶段。要在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就必须实行先进的管理方式,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99.
《求贤》2014,(9):56-56
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0.
张新民  ;杨文涛 《求索》2014,(10):183-187
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具有正相关的动态适应性。总体而言,目前对应二产和三产的高职专业开办数大体符合产业发展规模和趋势,但对应一产的专业开办数远不能满足产业需要。从产业内部的专业分布看,对应二产、三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专业布点太多学生规模太大,而部分专业又布点太少且学生规模太小。政府应从政策上加大对专业开设的宏观规制,引导和扶植开办艰苦行业专业;高职院校应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