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案》,是鲍罗廷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与蒋介石、张静江会前达成协议,会上强迫中共代表接受,会后又把既成事实强加给中共中央,不是陈独秀强迫中共代表接受的.  相似文献   
22.
《世纪桥》2006,(6):90-92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在人间》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如果不是因为《海燕》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痴迷于《哈利·波特》的一代  相似文献   
23.
"我远远地望着他,只知他晚年非常寂寞……在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尽头的那几年,似乎是,他漫长生命当中每一个片段,都在他的记忆里活了起来,弹拨起当年壮怀激烈戎马倥偬而来不及体味的一切……他的老友,包括我的母亲,终于得以去看他.  相似文献   
24.
张留见 《党史文苑》2007,(11):17-18
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案》,是鲍罗廷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与蒋介石、张静江会前达成协议,会上强迫中共代表接受,会后又把既成事实强加给中共中央,不是陈独秀强迫中共代表接受的.  相似文献   
25.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1884年7月9日出生在俄国维帖布斯克州雅诺维奇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在拉脱维亚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后来到中国,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苏联顾问,也是这一时  相似文献   
26.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抛出了《整理党务案》。这是继中山舰事件之后,蒋介石向共产党发动的又一次进攻。《整理党务案》的被通过,剥夺了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从事领导工作的权力,限制了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的活动。这是蒋介石等国民党新右派进一步打击共产党的重大步骤。从此,广州的党政军大权基本落在蒋介石手中,为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27.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有一位职业革命家与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鲍罗廷鲍罗廷,犹太族人,1884年7月9日出生于俄国西部的保留地,维切布斯克省的亚诺维奇,取名迈克尔·马尔克维奇·格拉森堡。3岁时移居拉脱维亚,后进当地俄语学校学习。很小即当内河船工,在河流中放圆木。后来到拉脱维亚首府里加,白天在码头上干活,晚上到俄语学校进修,准备考工学院。犹太人,作为失去国家而散居世界各地的民族,备受歧视。在俄国,1880年时,犹太人已达400万人左右。次年,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  相似文献   
28.
鲍罗廷,1923年9月由苏联政府派遣到中国,是1923-1927年间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和苏联驻中国国民党代表,任孙中山国民政府的首席政治顾问。可以说,鲍罗廷赴华的唯一任务是"全力支持国民党",尤其是扶助蒋介石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