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9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贯穿刑法现代化的思想主线是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融合、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的统一。三大法系国家“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结构,体现了刑法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犯罪概念的不同立法模式,决定了不同国家犯罪概念内容的差异和犯罪圈大小的不同。犯罪概念的结构体现刑法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应当一致;而犯罪概念内容则体现不同国情,可有适当差别。  相似文献   
82.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显示出目标的多重性,即包括结构调整、能力建设与服务改进等多个方面。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了这些目标必须同时跟进、并行不悖,这既是行政体制发展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3.
综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法制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迁的必然结果。它是在引进西方法文化的同时 ,批判与吸收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合理内核的矛盾冲突中逐步推进的。法律移植在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任何被移植来的西方法制文明因素 ,只有扎入中国的文化土壤 ,得以积淀下来 ,进而成为本民族法文化的一部分 ,才是成功的移植。  相似文献   
84.
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性”关涉到的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抽象、最深刻的层面,这就是价值观念的层面。文化对现代性的影响是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的现代性”这种提法意味着现代性的多元性。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必须处理好现代性的普世价值与中国国情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发展科学技术与遏制科学主义的问题,世俗化与超验话语的问题,现代性认同的理性筹划问题。  相似文献   
85.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witnessed a growing demand for the us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in civilian contexts. Government authorities (such as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corporations and private individuals have identified the advantages inherent in the use of UAVs. At the same time, corporations marketing and manufacturing UAVs for civilian purposes, and the industries that support these manufacturers, have identified the enormous economic potential which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sale and maintenance of UAVs (and the cameras and other equipment assembled into them). Hence, in the coming years, we will undoubtedly witness a rapid expansion of the civilian use of UAVs.  相似文献   
86.
张建 《长白学刊》2021,(2):9-16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中,着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标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刻回答,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引领与担当。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统一,坚持改革、发展、治理三者的高度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辩证统一,坚持实现"中国之治"与改善"全球之治"的有机统一等。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治理观,明晰国家治理现代化新要求,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现代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密切的同源关系。中国在争取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两次民族意识兴起的高潮。第一次是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具有广泛性、实践性特点。第二次是建国后至今,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意识表达,具有发展性、开放性、吸收性特点。中国的现代化的实现将是在新的民族意识表达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88.
There is an ongoing debate in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causes behind fertility transition. Especially,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versus cultural adaptation is hotly debated. The paper takes Transylvania,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Austro-Hungarian Monarchy as an example. The period of 1880–1910 was a time of fast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ransylvania, and it created large territorial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composition of the area is versatile; mainly Orthodox Romanians, Catholic Hungarians, and Protestant Germans populated the area.DataA cross-sectional database has been created by matching census and vital statistics records for 4112 settlements, for the 1900–1910 period.MethodOLS regression is used to model crude birth rates by settlement. The factors affecting fertility are modeled using the Easterlin–Crimmins framework.ResultsAn explanation placing economic factors (demand and supply) in first place, but accepting the secondary role of innovation factors as barriers to implement fertility regulation, fits the data about Transylvania well.Discussion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regarding Hungary could not show the effect of some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on fertility, due to the high level of aggregation. They favoured cultural explanations, and shown Hungary as an exception to the rules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contrast,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lassic explanatory factors like infant mortality, migration, literacy, and secularization do explain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in Transylvania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相似文献   
89.
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主线。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业化创新发展,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仅具有相互区别的特殊内容和特殊形式,形成不同的时代构成基础,而且产生不同的时代中心问题,形成不同的时代发展道路。马克思以机器大工业开创的世界历史与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为基础,不仅确立了从世界体系性质和全球战略思维上来认识时代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通过对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运行机理及其发展规律与历史趋势的研究,建立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理论,形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科学时代观和科学方法论。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型现代化与多元集成型资本全球化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知识创新型现代化发展方式根本转型为中心与全球化结构升级重组为主线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认真学习和科学运用马克思时代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新内容新形式和发展规律,建立时代构成基础、时代中心问题、时代发展道路三位一体的时代发展理论,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新世纪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国家制定法受“陌生人社会”的青睐,而礼俗规约是“熟人社会”的主要调整机制。本文即在说明中国未来很长时期内仍会大量存在“熟人社会”,而主张在法律现代化过程中注重本土资源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