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33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6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特征的变迁,体现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主动精神。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互利合作的和谐世界不仅是党和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新原则,而且是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理论。和谐世界的思想内容丰富,理论意义深远,实践意义重大,需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12.
情境预防是社区治安防范的重要途径。当前,开展社区情境预防既有很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情境预防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发挥核心力量作用,凸显情境预防整体性;创新情境预防的动员载体,提高全民参与的自主性;优化社区防范的管理措施,提高治安资源使用率;进一步完善社区警务的运作机制,提高民警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3.
治安管理主体是治安管理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但是,目前对治安管理主体的理论阐释略显混乱。这种混乱的主要表现就是名称不统一,或称之为治安管理体制、或治安管理组织、或治安管理机构等。从逻辑学的角度,以职权为起点探讨治安管理主体的含义,可将其划分为国家机构类治安管理主体和社会组织类治安管理主体。  相似文献   
114.
民族主义是当今国际政治研究中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并提出“民族主义”概念的基础上 ,从国际秩序变迁的视角简要梳理了 2 0世纪国际秩序变迁中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从理论上探讨了国际秩序变迁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论述了 2 0世纪民族主义浪潮对国际新秩序构建的影响 ,指出了广大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在新旧国际秩序交替之际应做出的有利于国际新秩序构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the term ‘Saracens’ to describe the Lithuanian opponents of the Western crusaders who took part in expeditions launched from Prussia by the Teutonic Order against the grand duchy of Lithuania in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 It presents a variety of evidence from narrative and documentary sources to demonstrate that this usage was derived from existing images of Muslim opponents and was reinforced by epic and romance literature. The use of the term Saracens, which by the fourteenth century had become a generic designation for pagans, was both a convenient way for Western crusaders to imbue the Prussian crusades with a value commensurate with campaigns in the Holy Land, but also to blacken their Lithuanian opponents even when they had abandoned paganism.  相似文献   
116.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制度为分析视角,在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化做出界定的基础上,着力分析了在我国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意义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7.
治安内保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的治安内保基层工作、基础建设、基本技能等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这是实行现代治安内保警务的基础,更是构建上海现代警务机制的前提。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治安内保工作的规律、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健全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人技结合的立体治安内保警务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118.
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波  王平 《行政与法》2004,(8):113-115
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相当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不能根本解决。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国际私法基本精神的走向。文章将从国际私法基本精神从“主权优位”到“平位协调”的转换方面,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方向加以定位,从而提出了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在立法实践中加以限制和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政府行为存在任意性、机会主义、知识不足和信息不足等问题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政府行为必须进行规制。经济法与行政法作为外在制度的表现形式应成为规制政府行为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0.
《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将“保护的责任”的范围限定于“保护人民免遭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之害的责任”,并明确国际社会提供保护的责任是国家保护的责任的补充。国际社会提供保护的前提是国家不能或怠于提供保护。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之害属于威胁人类安全的事项,因此,国际社会必须在联合国及其集体安全制度的框架范围内提供保护的责任。联合国框架下的“保护的责任”有利于防止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和保护人类的安全,但在相关国际实践中要防止以此为借口破坏不干涉内政原则与联合国现行的集体安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