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63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534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323篇
政治理论   185篇
综合类   6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安预警信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公安大练兵提出公安机关应有“提高驾驭复杂社会形势的能力,”因而,以情报信息指导警务工作,对信息进行专业、系统、有效的分析,即研究公安预警信息分析的内容、任务、步骤和分析方法已成为即时之需。采用关系图分析、预测分析、SWOT分析和利用预警指标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公安预警信息分析,可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2.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它使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家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才能使企业在新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且能够更好地发展。与传统的经济环境相比,信息意识、文化意识与合作意识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家最应当注重的经营理念,它们对于新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3rd party intervention in interstate conflict is a common strategy for mitigating conflict and obtaining a final agreement. However, not all mediations are successful,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ich literature on the mechanisms which de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failure in a 3rd-party intervention. Within this literature, some studies examine how a mediator’ behavior and incentives affect the result of the mediation. Virtually all these studies assume that the mediator is virtuous such that peace is the most desired outcome of a conflict for her. However, this study challenges this assumption and contends that a mediator can gain benefit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disputants. If this benefit is adequately large to overcome the benefits of peace, then the mediator has enough incentive not to conduct the mediation toward a peaceful outcome. We develop a signaling game model to study this issue formally and test the proposed hypothesis empirically.  相似文献   
44.
企业数据在既有法律框架下无法获得充分保护,作为一种财产性利益,企业数据与一般条款具有耦合性。但是,一般条款的裁判思路依赖于传统侵权模式,最高人民法院在"海带配额案"中创设的三个构成要件,使一般条款陷入困境,无法应对行为规制法的本质要求,无法与《民法典》相衔接。企业数据涉及个体经济利益、行业利益及公共利益,"全有全无"构成要件式的侵权判断,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涉企业数据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动态系统论以"或多或少"的思路考量各要素的数量和强度的协作,按照价值位阶和顺序,考虑企业数据本身的合法性、行为人主观过错、行为影响,根据具体场景综合权衡损害与收益,可以为涉企业数据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断提供正确的裁判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5.
APP相关主体规范与否直接关乎数据信息安全,关涉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益。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不断发展,APP信息泄露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认为,应结合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通过完善APP实名制度,构建APP相关主体备案制度,实施数据信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和第三方参与数据收集制度,以加强对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46.
基于对提供性服务歌厅的相处式社区考察,文章从主体和情境视角分析了歌厅老板对"小姐"的建构与言说及其不一致的现象,通过解读老板在言及他人时进行信息控制的感性意识和理性选择,阐述了主体建构的理论要点和一般机制:(1)主体建构是内化了社会建构的再建构;(2)当社会建构呈贬抑时,主体建构对内呈顺向弱化或逆向否定建构,对外呈顺向强化建构;(3)当社会建构呈褒扬时,主体建构对内呈顺向强化建构,对外呈顺向弱化或逆向否定建构;(4)主体建构与言说的不一致,是主体在情境中的自我呈现策略。  相似文献   
47.
我国《民法典(草案)》将"生物识别信息"列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目前,在外国以保护隐私权思路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民事诉讼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类主体"与"类事由"化问题;侵权行为的"程序性违法"问题;传统"案件—诉讼—损害"的民事法理逻辑对损害赔偿的限定等问题。充分完善"类诉讼"制度;解决新兴权利的法律赋权问题;确定"程序性违法"的"损害"认定标准以及完善举证责任制度,是保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民事权利诉讼救济充分实现的制度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8.
与一般的信息公开不同的是,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关涉到公民的知情权与商业秘密拥有者利益之间的平衡。此类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关涉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整体的发展,然而目前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在具体制度细节上存在一定不足,在体制上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以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的实证分析为视角,对此类信息公开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进行贴合实际的分析与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49.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加快消防系统智能化的实现,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更加为防火管理与灾难发生插上可预知的翅膀。本文力求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给出防火管理专业(工程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结构,以此探讨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刘杨 《政法学刊》2014,(5):126-128
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是公安机关"三基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对增强勘查能力、优化侦查模式、提升破案效益、提高科学打击犯罪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系统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