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32篇
  免费   864篇
各国政治   587篇
工人农民   964篇
世界政治   5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17篇
法律   5335篇
中国共产党   1431篇
中国政治   3533篇
政治理论   1821篇
综合类   89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1353篇
  2013年   1922篇
  2012年   1565篇
  2011年   1684篇
  2010年   1514篇
  2009年   1654篇
  2008年   1732篇
  2007年   1700篇
  2006年   1703篇
  2005年   1510篇
  2004年   1484篇
  2003年   1245篇
  2002年   1045篇
  2001年   800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91.
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非常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公安院校大学毕业生能否尽快走上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既是大学生本人的问题,也是公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2.
实践教学是公安教育的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将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93.
初秀英 《理论学刊》2007,1(4):51-57
马克思自然观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始终把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作为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认为人作为相对于自然来说的主体性存在,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目的,又是惟一可以依靠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能动的调控者。生态取向正是马克思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现实依归。马克思认为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条件,同时他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并指出随着生产关系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类能够通过全社会的共同控制,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的自然观并不因为主张以人为本而陷入反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相反,它避免了生态中心主义因主张消极适应自然而陷入生态保护的空想误区,从而在更现实、更科学的基础上体现了自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取向。  相似文献   
994.
"交往理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对交往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首次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今天,我们重温"交往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长治县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存在农业生产成本普遍较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应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途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96.
风险管理:从被动反应到主动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7.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电子资源的建设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更显示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外的读者对电子资源的认识和需求、读者使用电子资源的方式和倾向,为高校图书馆加强电子资源服务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8.
劳动争议是劳资关系矛盾的集中表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变化、产生的原因及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民营企业成为当前劳资关系矛盾的重点;其次,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本文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9.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而Swain的“输出假说”认为可理解的输出更为重要。大学英语听说课实质上是听说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输入输出循环相关的交际性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应有机地整合输入与输出,重视语言输入源的建设,同时强化语言输出实践,以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工会具有精神文化建设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在教职工中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