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2篇
  免费   127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93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篇
法律   1142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410篇
政治理论   185篇
综合类   14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创设船舶预告登记制度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民法物权预告登记的基本原理,针对海商法领域尚未制定船舶预告登记制度的欠缺,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确立船舶预告登记制度之必要性,并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做了初步性的探讨,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2.
《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实施后,关于“机动车负全责”的争议很大。对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在新法原则下的理解,应从归责原则、高度危险作业责任、过失相抵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43.
李宏 《行政与法》2005,(5):73-75
修改成年监护制度以适应维护身心障碍者生活的正常化及尊重其自我决定权的新理念,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我国在制定民法典之际,也应顺应时代朝流,修改和完善我国的成年监护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4.
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不是胎儿有无权利能力的问题,而是胎儿能否就其出生前的侵害请求损害赔偿的问题。对胎儿利益保护应注意下列问题:侵权行为的多样性、间接性,父母能否成为侵权主体?父母对损害发生有过错,能否适用过失相抵原则?父母阻却违法的允诺,是否对受害人有效等。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47,意味着贫富差距已超过警戒线。贫富差距的扩大带来了诸多弊端:恶化了贫困者的社会处境;导致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合法性;造成社会无序,影响社会稳定;有悖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及行业间的不平等竞争、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没有得到切实保障等是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理顺分配关系等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6.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反映自然公正、法治、秩序等价值理念。但在理论与实践中,执法人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使其真正完备起来,为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实践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指导与更强的依据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7.
樊建民 《河北法学》2007,25(8):85-88
通过对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司法实践阐释本罪认定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详尽论述本罪与相关罪的罪数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48.
宋新国 《行政与法》2006,3(12):62-64
文章基于执法为民理念,阐释对监狱工作宗旨的理解。文章认为,监狱工作宗旨根源于党的根本宗旨,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为罪犯服务”的提法因其政治上、法律上的谬误而有悖于监狱工作宗旨,而“为罪犯改造服务”的提法因其逻辑上的含混而无法正确诠释监狱工作宗旨;监狱警察履行监狱工作宗旨,应当做到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忠诚执法,自觉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9.
韩松  焦和平 《法学论坛》2006,21(5):73-79
我国《民法通则》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之一,于中断效力结束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就意味着对于经过诉讼由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所确认的民事权利的保护仍可以适用诉讼时效。但依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因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后应适用诉讼法上的期限制度,从而使《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的适用失去了可能。对这一矛盾的解决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采大陆法系各国民法的做法,取消民事诉讼法对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规定,统一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二是采取我国目前的做法,民法诉讼时效制度适用于当事人起诉前阶段,当事人起诉后则适用诉讼法上的期限制度,同时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的终结事由而不是中断事由。两种方案各有优点和不足,我国未来民法典对此应做出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50.
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在当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发展在人身权、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法律行为的方式、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继承等领域均有体现 ,其主要是由于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及冲突法对实质正义所追求所引起的 ,同时 ,民法的私法性质及比较法学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亦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国际私法应当在相关领域加大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