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0篇
  免费   170篇
各国政治   72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3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1097篇
中国共产党   303篇
中国政治   692篇
政治理论   630篇
综合类   16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王世涛 《财经法学》2021,(1):86-10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处理应当遵循宪法逻辑,即政府与公民是一种信托关系,只要公民权利的需求仍在,政府就没有破产的理由。因此,地方政府破产只是财政破产但行政不破产。在地方政府破产重整程序中,地方政府提供的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先于地方债的债权,因为前者保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权。诉诸民主体制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政府的发债权进...  相似文献   
992.
立法机关司法职能的正当性来源于政治权力运行的逻辑必然和实现对它权的制约需要,分权并不排斥各政治部门之间为了合法的目的而进行最低限度的权力交叉;同时,发挥代议机构的政治协调功能以及司法权的社会分享也为之提供了价值支撑和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993.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旅游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保护和展示的窗口,加强了保护资金的力度,培养了群众基础的同时,如果开发不当,其商业性质又可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扭曲变形。少数民族歌舞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的特殊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指出在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政府应通过加强立法工作、理顺部门关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育,与旅游业相结合、积极推进产业化等行政管理措施,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双赢。  相似文献   
994.
法治政府与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华 《河北法学》2006,24(1):22-25
诚信是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本质,是法治政府的标准,是法治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我国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当前各级政府应该做到:政府的政策与规范应具有稳定性与不可溯及性;公布的信息应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严格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995.
法治视角的社会信用之构建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辜明安 《河北法学》2006,24(4):33-38
社会信用是个人信用、企业的信用和政府信用的有机结合.其中,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体,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关键.社会信用缺失不独为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的缺失,政府信用缺失及其示范效应更为强烈.尽管个中缘由复杂,但法制及其整合功能的缺失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法治视角下我们应以强化政府信用为重点,以确认和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权为基础,以法治的功能性整合来构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社会信用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996.
刘潇潇 《河北法学》2006,24(8):88-91
"新农村"背景下,我国当代农村的法治建设正在全方位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方法论上存在着"义务本位"、"立法缺位"、"经济落后"等误区或缺陷,直接导致农村法治的当下窘态与困惑,滞碍了法制现代化的纵深运行,因而,必须进行方法论上的重整,其目标就是夯实农村法治的物质基础;建构农村法治的法理机制;强化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997.
许志 《河北法学》2006,24(6):114-118
刑事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事警察权具有垄断性、广泛性和重大性的特征,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造成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从法治的理念出发,对警察权进行分权和限权、以权利制约权力、健全相关制度,从而合理构建刑事警察权是文章之要义.  相似文献   
998.
监狱制度是实施监狱管理的重要工具。国民党政府时期,湖北监狱管理沿用清末旧制,继而又大量沿用北洋政府的监狱管理制度。司法行政部、湖北高等法院及其所属监狱也都制订和颁布劳役、收监与戒护、分管分押、教诲教育等管理制度。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湖北监狱制度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独裁工具,体现了国民党政府统治的黑暗与腐朽。  相似文献   
999.
巨灾保险试点运营以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巨灾风险管理成效的同时困难也不断出现,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行巨灾保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论述以巨灾保险转嫁巨灾风险与自助、互助、公助的理念相契合,巨灾风险之"公众性"和"社群性"决定了巨灾保险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和有限性,巨灾保险与大数法则的矛盾及其化解,巨灾保险试点运营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000.
没有控制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政府权力应受到控制已成为世界各法治国家所遵从的一条公理.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性、执政理念转变的必然性使人们开始意识到有限制政府权力之必要.实现法治国家首先要求对政府权力有所控制,通过诉讼(行政诉讼和宪法诉讼)对政府进行控制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首先要弱化权力崇拜、强化行政服务,其次要完善行政诉讼法、加强对政府的监督,而宪法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决定了通过宪法诉讼是控制政府权力的首要选择.我国在完善行政诉讼的同时亟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