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138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1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41.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不仅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履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以致形成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的弊端。"十一五"规划强调"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到底要求政府体制改革什么呢?作者认为:应将经济实体的身份与职能从政府身上剥离出去,政府主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让政府退出经营性、竞争性行业与领域,并在政府之外另行设置一个经济实体的国家载体,由它来统辖全部经营性、竞争性国企体系,与由政府所统辖的非经营性(公益性和福利性)国企体系并列运行,二者各行其事,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42.
政府责任内涵的多视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伟 《政法学刊》2006,23(2):81-84
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正为人们所期待,这也促使人们对政府责任这一主题给予高度的关注。从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经济学、公共行政学等不同的视角出发,梳理前人相关的观点,并理清其在不同学科中的应有之义,对促进我国政府责任意识的增强,推进我国责任政府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West and China have had diverging interpretations of “security environment.” China tends to define secu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while the West’s definition concerns external threats to security. In Chinese circumst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security environment has evolved from simply military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one covering militar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public opinions.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China’s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ra, and constructs an indicator system to evaluate it. The indicator system consists of the political security environment, military security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security environment, public opinion security environment, and China’s periphery strategy, drawing upon the theories of Realism,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indicators through dimensionless 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bases of the World Bank, the “Foreign Relations” database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People’s Daily, and compares thre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scenario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a general sense, China’s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has improved over the past decades. However, the situations after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ve diverged, and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rovide very different images. It seems that China has entered a very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for stable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China needs to cooperate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44.
卢超 《法学研究》2015,(3):19-30
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原本是一项裁判执行措施,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的变化,其发挥的事实功能被大大扩展。实践中,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在规范性文件修改中发挥着功能性审查的作用。从社会变迁的视角观察不难发现,维稳压力、协调和解政策与地方发展型政府的模式变迁,诱发了对于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制度性需求,从而迫使司法建议成为行政诉讼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制度的功能衍化,为法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制度样本,亦为行政诉讼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45.
改革行政体制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将着力点放在减少行政许可和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四项职能上。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必须从行政执法、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行为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6.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任何一种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有理论上的依据。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理论依据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由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域外6个子系统组成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并且按照对立统一关系将其划分为相互对应的两个指标群,可以大大增强该指标体系的分析比较功能。  相似文献   
47.
当前我国正兴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热潮,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和创新。但是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以及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各地政府在建设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境。从政府范式转换的视角,核心是要使观念范式得以根本转型,同时要在观念范式主导下实现三大层次范式有机的整体变革,即实现观念范式的价值理念创新,规则范式的政府制度转型以及操作范式的行政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48.
对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以纵、横比较的方法界定了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概念;论证了举证责任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可转移性;提出了以法律要件分类说指导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以及采用实体法为主承载举证责任分配规范立法体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公共服务的理性及其运作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服务实践活动的必然性和理性主要籍于“公共物品”原因、道义与慈善价值、政府与公民契约关系、社会凝聚的追求、以及以需求促进供给的经济目的。作为以政府为主的有关组织的一项职能 ,公共服务运作框架至少包括服务的结构、服务规划、服务的融资、服务政策方案评估、服务的提供和服务质量的监督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0.
建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意义。我国应当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就信息公开的原则、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公开的程序和时限、法律救济和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