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78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27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60年的保卫工作在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通过粉碎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安全与稳定、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促进我党政权的巩固;通过确保经济文化单位人身、财产安全和维护单位正常秩序为经济文化建设保驾护航;通过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动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它为保卫学科的建设提出了任务和课题、提供了所需的经验材料和验证、丰富、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92.
朱晓文 《政法学刊》2008,25(3):37-40
最近,许霆盗窃案引起了人们持续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此案的被告人许霆最终经历了从被判处无期徒刑到5年有期徒刑的惊险蹦极,一审重审判决的刑期大大缩短,似乎舆论、民意在与司法的较劲中获得了胜利。这种度身订做的判决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并从中读到了赋予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3.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94.
早在5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出现了法律的萌芽,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形成产生了犯罪和侦查。在中国古代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和司法制度下,古代侦查历史登上了世界的高峰,但是由于闭关锁国而逐渐走向发展缓慢而最终衰败的曲折发展道路。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侦查教育职业化逐渐形成了三个特点:1.仵作成为法医学的践行者和传播状态。2.近代侦查教育向职业化方向发展。3.侦查教育被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95.
司法审查的理念和制度要素发轫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要服从更高的法律以及权力要受到法律制约的历史性观念。这种制约观念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并获得了法治理念的形式,其后与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相互作用,并通过制度要素的整合构成人类法治文明的制度基石。司法审查的制度化要素主要有:理性的司法主体是司法审查制度的主体要素;审查程序的司法化是司法审查的程序制度要素;各种形式的高级法是司法审查及其权能的依据;通过司法解释审查行政行为和立法行为的合宪性,是司法审查的内容要素;司法审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导致它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人类法治文明生长的共同趋势和必然选择。我国建构司法审查制度要结合司法审查的司法性和政治性特质,形成宪法法院和普通法院相结合的审查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96.
鉴定问题自1989年正式载入法律已历经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渐由微观的“部门工作”发展到宏观的国家法制建设,其学科与学术地位也走出其他学科的附庸,这标志着司法鉴定在制度层面上的研究正在形成,其理论体系也在走向成熟。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简单地梳理、检视与评价,并以此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97.
"六个为什么"包含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发展道路、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制度、发展动力等重大政治问题上的基本思想观点。科学回答"六个为什么",必须把握历史尺度、实践尺度和国际比较尺度。历史尺度强调必须把现实问题放到较长时段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清醒的学理分析,形成切合实际的科学理解;实践尺度就是站在实践立场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理论认识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国际比较即以宽阔的世界视野观察中国,从而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9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统一性。这四大理论成果提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理论价值上体现了人民性的统一性;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内核上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统一性;积极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品质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9.
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断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创立后的前30年,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在第二个"30年",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教训十分深刻;在最近的"30年",党从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期间现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而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给予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0.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近代中国的新闻文化在与西方文明的撞击、融会、整合的历史阵痛中诞生,形成了由内部封建制诸因素、西方列强的发展与扩张以及基督教东进等社会历史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的畸态现象。解读此现象,对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当代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传播权的掌控、新闻霸权、对中国进行“妖魔化”报道以及更新新闻传播理念,实现与国际化的顺利接轨等都有现实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