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61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84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命令提交电子证据是刑事侦查中一种特殊的证据收集措施,是由侦查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命令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交与案件相关的电子数据,与搜查、扣押措施相比,它能更有效地、迅速地获取电子证据,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权,但是其适用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提交令措施是该公约缔约国设置本国的命令提交电子证据措施的最低立法标准,通过将其与我国的调取证据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以完善我国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62.
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刑事侦察防范是加强刑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于刑侦部门专业化建设,强化业务基础工作,建立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系统,增加发现犯罪、制止犯罪的方法手段,寻找更多的侦破案件途径,提高刑侦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地预防犯罪、减少侵害结果的发生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3.
"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不仅违反了侦查机关的职责,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抑制侦查权力的恶性膨胀,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陷阱抗辩",并且在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就陷阱抗辨的主张进行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犯罪意图是侦查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引诱产生的,法庭应宣告被告人无罪.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对24例高速动车组车窗玻璃破损现场勘查资料的分析,归纳了车窗玻璃在非人为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不同情况下玻璃破损的特点,探讨了动车车窗玻璃破损的机理,提出了勘查此类现场的要点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5.
随着《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出台,沉寂多时的侦查学学科定位(或日属性)问题再次引发热论.侦查学到底归属于谁?众说纷纭.但主要焦点还是集中在是属于法学还是属于公安学上.将侦查学定位于“本质上属于公安学,但仍具有某些法学的特性”,似乎能够更好地解决争议、息纷止争,也更能体现侦查学学科独有的特性.正因如此,它能够为侦查主体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思路,使其朝着科学化和法治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6.
杨宇波  崔军 《刑事技术》2020,(2):215-217
动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运行车体推动的空气由于受到隧道壁的约束能形成能量很强的冲击气流,有时会造成一些设备设施损坏、脱落,进而危及高铁行车安全。这类事件发生后,铁路部门往往误以为是人为破坏,并以破坏案件进行上报。本文通过对特定动车行车事故的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分析了高铁隧道内气动效应对特殊位置设施造成损坏的过程及形成痕迹特点,准确认定了事件性质和事故发生原因,并对气动效应形成损坏痕迹和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美国社会执法实践中广泛存在诱惑侦查的使用,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和制度规制经过长期演变和经验积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诱惑侦查制度。本文通过对美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法律规定和具体实践的探究,以期为完善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我们应借鉴美国关于诱惑侦查方式运用的有益经验,加快有关诱惑侦查领域的立法进程,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应正确认识诱惑侦查的合理性,慎用诱惑侦查手段,严格遵循程序执法,规范自身执法行为,积极改进执法方式。  相似文献   
68.
拐卖人口现象屡禁不止,根本原因之一是买方市场的存在及发展.本研究基于对拐卖人口买方市场存在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当前形势和防控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买方市场组成结构的复杂性与单方面打击不协调等问题.针对当前背景下采取系统作战方式应对拐卖人口新特点的重要性,通过咨询专家、文献研究以及与主要案发地区一线民警深入沟通,给买方市场防控措施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望对拐卖人口案件侦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侦讯取证与人权保障是案侦活动的两个方面,但它们不是均衡发展的。维护人权观念的崇高,不能也不应掩盖打击犯罪在先的事实真相。侦讯活动与限制人身自由是同步的。考察我国的未决羁押与律师会见,如实供述与不自证其罪,相对的默示沉默权,辩护取证的显形化与规则化,律师在场权与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口供自愿性的证明能力,司法甄别、排除和认定口供的复杂性等问题。回答如何处理证据的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形式真实和实质合理,取证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关系。它们在侦讯取证制度的完善中,需有相应的配套举措。  相似文献   
70.
《Science & justice》2020,60(2):145-150
Footwear may be found at crime scenes as physical evidence. Such footwear often has impression features of the wearer’s foot on the insole of the sho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have established that footprints are distinct. This study compares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on bare footprints to foot impressions on insoles to determine i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r similarities exist. Dynamic footprints were collected from 51 donors using the Identicator® Inkless Shoe Print Model LE 25P system. Seven foot length and width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based on the Reel linear measurement method. Footprint measurements between bare footprints and foot impressions on the insoles were compared. Only two differences (p > 0.05)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various bare footprint and insole foot impression measurements on the right and left side for most of the measurements, CALC (p < 0.001) and A1 (p = 0.04). Bare footprint and insole A5 measurements on the left sid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15).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implications in the forensic analysis of foot impression evidence on insoles in footwear in assisting with identifying the wearer of said footwear. Situations may arise in the forensic context when comparing the foot impression on the insole of footwear to a suspect’s bare footprint or a footprint from post-mortem remain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scant literature available on the topic and to understand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various linear measurements that may be utilized in the comparison process of footprint impressions on shoe insoles to bare footpri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