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肝水解肽注射液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 HPLC)特征。方法 采用RP HPLC/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 UV)法分离肝水解肽注射液的主要成分。色谱条件:0.1%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1%三氟乙酸乙腈 0.1%三氟乙酸水溶液(80∶20),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所得图谱进行评价。结果 相同厂家不同批号产品特征图谱与均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不同厂家产品特征图谱与均谱的相似度在0.93以上。结论 所建立的RP HPLC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线性、精密度良好;企业制剂批间一致性良好,不同来源动物肝脏用不同酶的水解产物几乎无差异。本实验为肝水解肽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囊泡对丹皮酚的包封作用及其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为丹皮酚体内给药提供一种新的剂型,以期改善丹皮酚水溶性差、稳定性低等缺陷。方法 采用改进的乙醇注入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60、胆固醇、PEG- SA为囊材,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药囊泡,通过包封率、粒径和电位的测定等优化出最佳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处方,研究表面活性剂囊泡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 表面活性剂囊泡的最佳处方为:Span60 80 mg,胆固醇30 mg,PEG15- SA 30 mg,丹皮酚30 mg,水合介质磷酸盐缓冲液(pH值=7.4)60 mL。体外释放行为表明,表面活性剂囊泡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PEG化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以及很高的稳定性,PEG化泡囊作为丹皮酚载体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e Injury Association, ASIA)脊髓残存分级标准评定两组脊髓功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和运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ASIA残存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升高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还元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和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微量注射身体血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同时,随机选60例急性脑出血病例,观察还元注射液治疗后血中PAG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模型动物、急性脑出血患者血中PAG明显上升,还元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改变。结论:还元液射液对脑出血外周血中PAG水平影响可能是其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系统评价灯盏细辛对比复方丹参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收集灯盏细辛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7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灯盏细辛改善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复方丹参,灯盏细辛对脑梗死的有效率高于复方丹参,灯盏细辛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灯盏细辛可有效治疗脑梗死,其效果优于复方丹参,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关节内注射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肩关节腔内均注射2 ml玻璃酸钠注射液及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加服散寒消痛汤,每3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其功能。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VAS评分及提高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内注射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止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考察丹参注射液体外对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在有无丹参注射液的情况下对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 格列喹酮高浓度(12.6 μg/mL)、中浓度(6.3 μg/mL)、低浓度(1.26 μ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含有高浓度(750 mg/mL)、中浓度(375 mg/mL)、低浓度(75 mg/mL)丹参注射液时,格列喹酮(12.6 μ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2.6±3.11)%、(87.3±9.80)%、(92.6±4.21)%。在含有高浓度丹参注射液时,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剂量下,丹参注射剂不会影响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4 8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复制急性心衰竭模型。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后其心肌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明显改善急性心衰竭的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 (P >0 .0 5) ;但治疗组药效维持时间长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心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