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8篇
  免费   252篇
各国政治   339篇
工人农民   185篇
世界政治   3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5篇
法律   1069篇
中国共产党   343篇
中国政治   847篇
政治理论   1276篇
综合类   14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方新城市管理:理论轮廓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公共服务途径经历了重大转型。一个多世纪建立起来的公共服务精神受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挑战。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依赖私部门管理实践,强调将竞争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性。实践中,新公共管理力求将市民(公民)定义为产品的消费者或公共服务提供者的顾客。研究显示,尽管新公共管理运动促进了某些城市服务的改进,但也存在严重局限。主要表现在它不能释放改进公共服务的关键动力———市民和社区能量。作为一个整体,城市领导者与管理者在重塑公共服务改革议程中有着关键作用。作为改进城市治理质量,必须处理3大关键挑战。并将这一途径称为“新城市管理”,以寻求管理变革与地方政治复兴的融合。  相似文献   
52.
务实和创新是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它在新经济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务实创新精神的贯彻,主要表现在列宁对落后国家发展基点、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规律及发展动力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中。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3.
在全球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极大地影响着世界范围的产业空间转移和重新布局,并由此形成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因此,抓住机遇,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邓小平的政策创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政策创新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政策创新的现实基础、政策创新的条件因素、政策创新的价值取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正是因为政策的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55.
丁孝文 《外交评论》2004,3(4):67-71
大局意识是中国外交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局的前提条件。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和在外交工作中,坚决反对别国干涉中国内政,切实维护中国的政治稳定;努力发展与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的关系,促进中国的经济稳定;妥善处理敏感涉外事件,避免引发国内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的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跨国犯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56.
Crime prevention is an activity that, sooner or later, requires the concourse of science. But the dictates of science may not mesh well with the social,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are persistent and powerful determinants of collective action.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are ignored, crime prevention is less scientific and more pragmatic. Using a marketing metaphor, this paper examines selected aspects of the supply of and demand for scientific crime prevention in Canada and Venezuela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In both countries, academic entrepreneurs are revealed to be a necessary factor in the sale of crime prevention to government. On the demand side, governments adopt and adapt crime prevention policies in relation to their broader perspective on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change. However, rising crime rates and climates of urgency redu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crime prevention. Scientific crime prevention is easier to sell when crime rates are stable or declining.  相似文献   
57.
范在峰 《河北法学》2003,21(5):40-43
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传统私权性质的变化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公法属性增强的现实出发,阐 明21世纪在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前 提下,技术创新政策与知识产权法律的协调配合就成为整个激励智力创造和技术创新制度安排 的必须。对技术创新政策与知识产权法律的协调机制从总体上进行探讨,并就科技计划制定和 科技战略规划、科技成果界定及其知识产权归属以及科技成果的奖励制度等方面作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58.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新农村需要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为此需要增强对农村教育的作用与地位的认识,需要城市和社会各界丰富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理解.深入落实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性政策,拓宽支持途径,促进农村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9.
Despit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Kyoto Protocol, the US decision not to comply with its Kyoto commitments seems to drastically und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tocol in controlling GHG emission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are economic incentives that might help the US to modify its current decision and move to a more environmentally effective climate policy. For example, can an increased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duce the US to effe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ffort to reduce GHG emissions? Is a single emission trading market the appropriate policy framework to increase the signatories of the Kyoto Protocol?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above questions by analysing whether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a in the cooperative effort to control GHG emissions can provide adequate incentives for the US to re-join the Kyoto process and eventually ratify the Kyoto Protocol. This paper analyses three different climate regimes in which China could be involved and assesses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for the major world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three regimes.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US in a climate regime is not likely, at least in the short run. The US is more likely to adopt unilateral policies than to join the present Kyoto coalition (even when it includes China). However, a two bloc regime would become the most preferred option if both China and the US, for some political or environmental reasons, decide to cooperate on GHG emission control. If the US decides to cooperate, the climate regime that provides the highest economic incentives to the cooperating countries is the one in which China and the US cooperate bilaterally, with the Annex B?US countries remaining within the Kyoto framework.  相似文献   
60.
法学研究的经济学维度——基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 《现代法学》2003,25(6):45-48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思维后 ,提出了法律经济学运动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