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13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103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5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2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损害物证鉴定结论质量甚至造成错误的鉴定结论。物证污染可能发生在犯罪现场或实验室,采取适当的污染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物证污染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监测和发现物证污染可以将污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2.
将经典Snake模型与自适应变模型相结合的算法,快速提取图像中的开边缘并识别边缘形状,实现赤足足迹跖后缘的自动提取与形状识别。首先,对原图像校正、平滑去噪,由数学形态学方法得到Snake模型的初始轮廓,迭代求解实现跖后缘的快速、精确提取。然后,由高次多项式进行数字滤波,再对滤波后的边缘曲线,利用先验知识,依据平均曲率的变化,自适应地选取不同的函数模型,提取出相应特征,自动识别边缘形状。该方法边缘提取准确,特征提取合理,使计算机总体识别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83.
狐狸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菌采取病死狐狸内脏,用LB液体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对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变形杆菌。用PCR方法扩增该分离菌株的16 SrRNA基因,结果获得大小为1 539 bp的DNA片段(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EU643833)。经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的16 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AY820623、EF091150)的同源性为99.7%,证实该分离菌株为狐狸奇异变形杆菌,并命名为HU/08。致病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高致病性;毒素测定试验证明,该分离菌培养液的无菌滤液对小白鼠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4.
司法实践中伪装精神病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它严重干扰了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做好伪装精神病识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精神病因分析、症状特征观察、区分人格异常与精神病和伪装者是做好精神病伪装识别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行为责任能力确认应从法律角度进行规范和细化。为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精神病诊断应取得省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支持,  相似文献   
85.
本文应用 ELISA-双抗体夹心法,通过检出血中的人 IgG 鉴定人血痕。双抗体夹心法是常用来检测抗原的一种方法,但在法医学上用于测定血痕种属尚少报道。我们建立的这种方法,新鲜人血痕的阳性结果可测到64万倍。保存三年的陈旧血痕仍可测出。马、牛、羊、狗、猪、鸡、鸭、鸽、兔、驴、骡和鹌鹑均为阴性。由于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试剂易得,勿须贵重仪器,在物证检验中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86.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 a major methodological problem with an established body of criminological literature—the journey to crime. The dominant finding of such research is that most crimes occur close to an offender's home. Consequently, journeys to crime typically display a distance-decay function that is assumed to exist between and within offenders. However, most journey-to-crime studies use nested data—individual offenders contributing multiple crime trips—yet employ analytic methods that fail to account for this property, leading to inference and aggregation concerns. In the study outlined in this article, we demonstrated the implications of using nested data for analyzing the journey to crime. We showed that once controlling for nesting, only a few (prolific) offenders display a distance decay pattern.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theory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7.
痕迹鉴定是一种司法活动,经鉴定后得出的结论尤其是同一认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很大的价值,某些时候成为定案的主要或唯一证据。但在实践中,却曾发现本来只能给出种类认定等其它结论,却得出了同一认定结论;或者能够得出同一结论却只给出种类认定等其它结论。前者有可能误导法官,被法庭采信成为定案的证据之一,导致冤、假、错案:后者则淹没了同一认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应有的价值。只有掌握痕迹鉴定的规律,充分挖掘痕迹本身的信息,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同一认定结论的司法价值。  相似文献   
88.
练习摹仿笔迹鉴定是笔迹鉴定中比较难的一种,但在司法实践中又比较常见,在借据、收据、签名、批示笔迹的书写上常常被作案人采用。本文对练习摹仿笔迹的特征及其鉴定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作为一般规律的识别要素,以期对练习摹仿笔迹的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与正常书写条件下形成的笔迹相比,复写纸复写笔迹的特征变化性更大,鉴定难度更高。本文阐述了从书写承受物、书写工具、书写时间、书写人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几点主要原因,为全面掌握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规律和准确鉴定该类笔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论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的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事车辆的车速鉴定是确定交通事故的性质、分析发生事故原因的重要证据.又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根据牛顿运动学原理、车辆的结构、运动特性所进行的事故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但无法对整个事故的过程进行模拟再现。为了适应《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在事故分析车速鉴定计算中引入新的计算模型和理论,对事故分析计算进行研究、分析,使得事故分析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地还原事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