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邱兴华做司法精神病鉴定,既不是对他法外开恩,也不是对某种观点的妥协,而是对法律的尊重。在陕西省汉阴县铁瓦殿残杀10人,潜逃途中又杀死一人的邱兴华二审结果还未宣判,关于是否要对他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在精神病专家、法学界引起的争议仍在  相似文献   

2.
我国司法精神医学在刑事领域中的应用已有近30年的历史,虽然成绩斐然,但尚存不足。严峻的现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伪装精神病的数量和手段均在逐渐提高,现行的流水分段作业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有效地遏制这一不良增长势头;其二是国内的刑事犯罪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刑警只有针对性地借助各种科技手段提高侦查技能方能从容应对,而司法精神医学便是其中的一门技术,对一些案件的侦破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功效。然而,国内侦查实务中司法精神医学的运用范围仅限于鉴定与刑事案件相关的各种法律能力,刑警遇到其他与该学科有关的问题时很少聘请司法精神医学专业人员来协助,致使办案效率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司法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职权,对促进公正司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工作实践中,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还比较薄弱,监督力量不足、监督形式单一、监督程序不规范,加上法律对司法监督的规定也较为笼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大司法监督的力度和深度,影响了监督的实际效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增强人大司法监督的实效?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伪装历来是犯罪分子作案时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侦查与反侦查、伪装与识别贯穿于刑事侦查工作的始终。犯罪分子伪装作案的目的在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以便逃避法律的惩罚,其伪装行为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众多障碍。刑事侦查部门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识另ll作案人的各种伪装行为,揭露其真实面目是侦查破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监所内的被拘禁人员往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欺骗的方法来伪装某种精神疾病,试图钻法律的空子来减免自己应受到的惩罚。为了做好监所管理工作,人民警察有必要了解被拘禁人员伪装精神疾病的动机、目的、本质和发病特点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司法是否公正,关系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神圣职权。在地方人大工作中,如何围绕国家大局和中央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司法监督工作,是亟需我们加以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通过内司委这几年的工作,我觉得,要做好人大的司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不了解司法局工作的人眼里,公检法司,排在最后的司法局是最不重要的。其实司法工作非常繁重。徐州市司法局局长刘宏方说:“司法工作是做好普法工作开好头,化解纠纷收好尾。是为了弱势群体服务的,要把服刑人员管理好,两劳释放人员安置好,法律服务工作做好,最终起到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抓认识,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部门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对做好老龄工作的认识老龄工作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做好老龄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148"、法律援助工作的主管部门,各项工作都与老龄事业、老年群体密切相关。因此,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将继续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对老龄工作的认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切实做好这一工作,更好地为老龄事业、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二、抓普…  相似文献   

9.
证据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判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即如何认定、确认精神病,亦即如何取得合法的精神病认定证据,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中,对某些个案鉴定之所以出现较大分歧,其重要原因是由于证据不同而导致其鉴定结论的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证据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法律语用能力包括法律主体对生活世界和法律世界相关要素进行投射、整合和建构,实现语境要素重新范畴化和结构化的能力。司法话语行为深受多种语境的影响。在语用知识表征方面,司法话语行为往往需要涉及包括法律在内的多种认知语境知识,这种选择又深深刻有实践主体认同的烙印。在语用策略方面,无论是推理的内容,还是推理的方式,司法话语会充满冲突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1.
"好意施惠"行为及相关的责任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意施惠行为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但是它的法律性质却不明确,相关的责任承担往往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认为,好意施惠行为不是法律行为,它应该属于事实行为中的无因管理行为,在特殊情况下,它还可能转化为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2.
无论共同侵权人是否具有共同侵权的故意或过失,只要行为上具有客观的共同性,他们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连带赔偿责任从根本上讲是在坚持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无过错原则并不排斥根据各个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的大小来进行责任的具体分配.各个侵权行为人内部的责任分配,不能用来对抗受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如果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救护一个较大利益而采取损害另一个较小利益的行为是紧急避险。文章从民法角度论述了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通过案例分析了紧急避险行为所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4.
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和生效要件,对于确认物权归属、解决物权冲突,保护交易安全、维护交易秩序,实现国家对不动产物权的宏观调控和监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登记错误而产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因现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发生适用困难,而且在处理登记错误的赔偿案件中经常发生重大分歧。所以必须通过对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行为定性,来认定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登记机构的归责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的赔偿。  相似文献   

15.
1993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拟从该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归责原则、争议解决途径等方面,就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及其实践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医疗、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热点领域,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有增多的趋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是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当前我国各级领导干部需要认真研讨的重要课题,也是理论界深入研究的前沿性课题。责任保险不仅具有积极的社会管理功能,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社会管理功能、不断完善我国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使其在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本质属性是对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崇拜.民间秘密宗教包含着秘密宗教与秘密结社的双重含义,具有异端性和反叛性,活动常处于秘密和非法状态,常常被主流社会界定为异端邪教.当代邪教是指具有严重犯罪性质的伪似宗教组织.它打着宗教旗帜,神化教主,制造异端邪说,精神控制信徒,秘密建立非法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常常以极端的手段与现实社会相对抗,严重危害公民人权和社会秩序.应开拓新型思维范式,运用多学科的理论范畴,考察当代社会复杂纷纭的宗教、泛宗教现象,确立宗教、准宗教、伪似宗教、邪教的系列类型,积极引导传统宗教,发挥其有益的社会功能,治理邪教势力,防范其危害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监督透明度的提高,对看守所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和文明化呼声日趋强烈。看守所监管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自杀、自残、变相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问题在媒体曝光下备受关注;看守所在积极改进的同时,又要应对高压态势下民警的工作压力、与刑侦机关及媒体的关系等新问题,倍感艰难。因此,树立理性的法律思维、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视领导者的科学决策和民警的责任意识,是看守所监管工作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从信用卡透支行为的法定形态说起,又从刑法第196条的文字含义、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犯罪构成理论诸方面,论证恶意透支行为,必须坚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定罪原则;再从非法占有目的的特征讲起,联系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错判案例,提出如何准确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法上的"违法行为人"既是道路交通行政法律关系的相对人又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违法行为人"与行政法中的行政相对人的关系、"违法行为人"的行为能力、责任主体范围和具体的行政责任形式等方面的探讨来丰富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