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109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9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352篇
综合类   3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赵大海 《学理论》2010,(9):8-10
流行腐朽政治文化已成为社会一大顽疾,腐蚀人们的心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然而,流行腐朽政治文化的社会顽疾却令反腐倡廉工作充满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分析了流行腐朽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后,提出了消除流行腐朽政治文化影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大盘的暴跌,基金资产的大幅缩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违反忠实义务,侵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情形日显突出,这背后凸显的是深刻的信任危机。究其根源,是由于我国规制基金忠实行为的法律过于概括、原则,尚存在许多缺陷。因此,我国基金法规应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忠实义务给予更详细、科学的规定,以实现切实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3.
海外华人人权屡被侵害的问题,是我国刑事立法中必须予以考量的重要问题,应当参照国际刑法准则,参照我国签署、加入并施行的国际公约,修订我国刑法规范和其它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海外华人人权。  相似文献   
104.
作为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的经济犯罪类型,与其他经济犯罪比较而言,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侵害对象特殊,行为方式纷繁多变,法律适用问题复杂等特征。公安机关打击、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面临罪名界定不清,适用条件不明、刑民交叉等法律规制障碍。当前可选择的对策有:修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条款;确认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以立法形式引导其公开登记,合规经营;制定涉案赃款处理规则,提供被害人维权的法律依据;对网络经济犯罪立法予以完善和监管。  相似文献   
105.
诉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我们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诉权不是绝对权,其行使必须在一定范围和界限内,不得违反立法的宗旨。恶意诉讼就是当事人以诉权为工具,通过审判权的权威来达到诉讼外的非法目的的行为。恶意诉讼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降低了诉讼效益,损害司法权威,造成稀缺司法资源的浪费,是我们必须遏制的行为。本文以诉权为视角剖析恶意诉讼的内涵、构成要件和表现形态,探究其存在成因,并提出规制恶意诉讼的具体救济措施,为构建公正的诉讼程序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6.
“双失灵”是对西方管制经济学中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管制——政府失灵——市场调节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概括。然而这一理论思路却存在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并且使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陷入对市场和政府的两难选择。针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不足,可用法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为“双失灵”难题的解决找到答案,即以法律规制解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7.
个体工商户:中国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工商户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经济群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个体工商户显性的经济作用到其潜在的精神气质,都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个体工商户是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近年,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社会制度对这个群体照顾不周?对于个体工商户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经济群体,法律应该如何对待?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个体工商户或小商人并不是经济不发达的衍生品,也不是经济发达的淘汰品,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个体工商户,法律应当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8.
关于规范警务用枪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斌 《政法学刊》2007,24(6):122-125
警务用枪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用来威慑与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警务用枪不仅关系到执法民警的自身安危,还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法律权威。目前,我国的警务用枪的现状还并不尽如人意。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关整改措施,力争早日规范警务用枪。  相似文献   
109.
我国持续扩大的个人收入差距,是体制性和制度性发展模式导致的。从我国历次税制改革的情况看,税制的修改多注重其财政收入功能,税收调控收入分配的职能定位与税制模式的构建还没有实现有机的匹配。从经济效率型税收调控模式逐渐过渡到公平正义型税收调控模式,对于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实现分配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and policy making in sub‐Saharan Africa, stimulating demand for new forms of regulatory oversight. In response, a number of initiatives in NGO self‐regulation have emerged. Using cross‐national data on 20 African countries, the article shows that self‐regulation in Africa falls into three types: national‐level guilds, NGO‐led clubs and voluntary codes of conduct. Each displays significant weaknesses from a regulatory policy perspective. National guilds have a broad scope, but require high administrative oversight capacity on the part of NGOs. Voluntary clubs have stronger standards but typically have much weaker coverage. Voluntary codes are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self‐regulation, but have the weakest regulatory strength.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weakness of current attempts to improve the accountability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of NGOs stems in part from a mismatch between the goals of regul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incentives embedded in the structure of most self‐regulatory regimes. The article uses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to illustrate the nature of this mismatch and the tradeoffs between the potential breadth and strength of various forms of NGO self‐regulation using three detailed case studie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