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盗窃罪司法适用中的几个疑难问题为研究对象 ,对作为盗窃对象的无形物的范围及其认定、盗窃数额中的几种特殊情形以及盗窃过程中损毁公私财物行为的定性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鹏 《政法论丛》2013,(6):79-85
刑法上的扒窃需要充分考虑刑法目的和罪刑法定原则进行实质解释.扒窃入罪的根据应站在结果无价值立场进行分析,这一根据正是甄别、筛选和归纳扒窃概念诸要素的实质理由.扒窃行为只有达到足以造成数额较大损失的程度才能认定为犯罪.依此,扒窃是指行为人在公共领域对一般人所携带财物实施的技术性盗窃行为.同时,刑法上扒窃不以财物“随身”携带和“秘密性”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陈健 《法律科学》2011,(6):129-136
随着信息手段的多样化、客户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的规模化,客户身份被窃取的事件也屡屡不断地发生。在电子商务过程中获得客户身份的企业,如何正当使用身份信息,在我国急待立法加以调整。我们应借鉴美国信用报告制度,加强我国客户身份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4.
当前,虚拟财产的被盗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刑法中对其规定的空白,导致了这种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应当从盗窃虚拟财产国内外的立法现状入手,吸取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弥补我国法律的空白的同时,在立法途径和司法途径两个层面做出具体完善,维护法律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试析“两抢一盗”案件的规律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抢一盗"案件是指抢劫、抢夺、盗窃案件,系典型的侵财型犯罪。此类案件量大面广,不仅主导着刑事案件的发案态势,也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虽然自2005年起公安部多次开展全国范围的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但是此类犯罪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根据"两抢一盗"案件的规律特点、成因制定打防对策是公安机关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立案标准是刑事立案中的重要问题,其高低决定着能否启动立案程序和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案标准高额化,影响和制约了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修改刑事立案标准是刑事诉讼改革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7.
借卡人与名义持卡人之间存在事实行为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名义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存在法律行为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借卡人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影响行为定性评价的法律关系。所以,挂失并取走他人存在借用本人银行卡内钱款的行为在民法层面,只是不履行债务行为的一种,并且这种不履行完全属于当事人意志之外的不履行,因此缺乏对该种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论广东街面“两抢一盗”犯罪的精确打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旌 《政法学刊》2007,24(1):47-50
严厉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犯罪活动,是当前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提高侦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两抢一盗”犯罪情报信息研判,精确获取街面“两抢一盗”犯罪证据,实施精确打击,是“专项整治”遏制“两抢一盗”犯罪的需要,是提高办案质量和对犯罪人员的打击处理率的重要保证,是公安机关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犯罪这场战役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当前加强街面“两抢一盗”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问题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盗窃身份犯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给公众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避免这种犯罪的发生以及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美国采取了有效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如何打击盗窃身份犯罪》这本小册子里,共列举了14种情况供美国民众参考,并为受害者提供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Labor History》2012,53(6):646-665
ABSTRACT

In the literature on industrial conflict, the Italy of the 1950s is often described as marked by worker acquiescence and an absence of conflict, ensured by high unemployment and the severe repression of union activism. My research challenges this. While formal, organized collective action subsided, workers continued to show their defiance and opposition to factory authorities by means of diverse acts of individual resistance that have escaped scholarly study. Drawing o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particularly Scott’s notion of ‘weapons of the weak’ – the strategies used by subordinate classes when facing heavy repression or lack of resources – this article undertakes an innovative analysis of the use of insults, irreverent behaviour, rumours and mockery of foremen and bosses to undermine the authority and legitimacy of factory hierarchies. It casts new light on the protest cultures and practices of Italian workers in the 1950s and improves our understanding of post-1945 industrial confli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