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101篇
工人农民   66篇
世界政治   1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4篇
法律   1245篇
中国共产党   2776篇
中国政治   3208篇
政治理论   1025篇
综合类   154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1008篇
  2013年   795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51.
梁玉萍 《前进》2002,(6):44-45
邓小平机遇决策思想是邓小平决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鲜明的特征就是重视决策的时效性,强调把握时代潮流,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提供的巨大机遇。及时、果断而科学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52.
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 ,努力提高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 ,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保证。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是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3.
“七一”讲话指出了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然后对党建工作的原则、途径、方法等作了全面、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54.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和要求是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认为“科学技术(特别是当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指出只有按生产力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55.
认识犯罪规律是发展犯罪学理论和实施犯罪预防的前提。实证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犯罪规律,特别是认识犯罪的中观,微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犯罪成员的变化规律、犯罪目的和类型的变化规律、犯罪的时空规律、犯罪手段规律的实证研究,将对研究犯罪对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2008年的奥运会无疑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我很幸运,参加了北京奥运的申办和筹备工作。”在王惠看来,申办奥运和筹办奥运的工作就如同一个大学堂,学习的过程,也是建立使命感的过程,这个使命就是:不能辜负国人的期望,一定要圆好我们民族的“百年梦想”,让世界通过奥运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5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伦理共同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又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高度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视弱化和消解在社会转型时期所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丰富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  相似文献   
58.
面临新的挑战,需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执政党执政规律,从五个方面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5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就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0.
列宁对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对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思考集中于以下几点:“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首要前提;“以经济建设中的实际成绩来检查一切”,始终把经济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要高度重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这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积极推行和平外交政策,这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