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218篇
中国政治   250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13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伴随着城市化及产业转移的进程,我国又掀起一波土地征收的高潮,导致失地农民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从城镇郊区向农村不断扩散,并成为社会焦点问题。通过对X村失地农民的研究表明,失地农民并非一个同质性群体,失地对他们的影响并非均等化的,土地征收使强势农民挤升到上层社会,弱势农民则下沉到社会底层,加速了农民阶层的流变及固化。  相似文献   
32.
随着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产业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如何适应发展,提供转型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信阳市羊山新区前进办事处以转变发展思路为切入点,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增收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征用土地量越来越大,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由于我国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土地补偿金低、安置政策不完善等不足,加之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失地农民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便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困难群体.本文采用结构方程研究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推进城市化建设,除了政策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以外,直接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农村建设、市民与农民、全民所有制土地与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的关系。城市建设客观上需要将大量的原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土地征收为国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融入城市社会。对习惯农村生活环境和以土地为主要生活保障的农民来说,通过法律途径和政策调整确保其合法权益,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而不是牺牲者,进而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在改革中和谐发展.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35.
留用地的开发建设关系到城市化进程、村社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就业创业。对此,杭州市江干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专门组织代表对全区的留用地开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在听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汇报后,代表们建议,发挥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加强与城东新城等市级做地主体协调沟通,力争在做地主体完成总体区域规划布置前完...  相似文献   
36.
近期,成都市龙泉街道党工委针对辖区“失地农民多、新市民增多、法制观念淡薄、文明素质不高”的实际,成立了一个由远程办牵头,以退休干部、职工、老师、志愿者为主体的“百姓讲师团。”  相似文献   
37.
地震过去3年半时间了,龙门山镇因灾失地农民日子过得怎样?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驱车前往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十六组,采访了“坚强永胜饭店”的主人陈兴良夫妇。“我在这儿住了34年了,饭店是父辈传下来的。真的是一震回到了20年前。”对于地震的影响,陈兴良用这句话来概括。  相似文献   
38.
郑宏  赵玲 《前进论坛》2014,(6):33-34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湖北荆州区失去土地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为此,我们就荆州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征地补偿、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房屋安置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研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湖北省荆州区现辖12个镇(街道办事处、  相似文献   
39.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困境与社会政策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社会认同困境。因此,要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政策满意度;优化就业政策体系,提高就业能力;完善撤村建居管理和服务,加强社区建设;健全教育政策,提高文化科技素质,以增进城郊失地农民的制度、经济、文化以及市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