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刑事审级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司法的统一性、正义性、终局性和权威性的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现行审级制度在实践中的缺陷越来越多的被暴露出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刑事审级制度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建构符合世界审级制度发展趋势的五级三审终审制。  相似文献   
102.
滴水折射灿烂阳光,蚁穴溃决千里堤防,是从不同角度反映认识和解决问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辩证关系.不论是具体实践问题的行易知难,还是抽象理论问题的知易行难,似乎都在揭示法学理论研究、立法实践、司法实践中的大小之间、抽象与具体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法院裁决作为切入点,分析论证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诉权行使与审级制度关系、诉权行使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法院裁判存在多方面问题的理论根据,并进而对立法和司法解释的修订完善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司法》杂志社与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共同举办“新江北杯”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与行政审判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主题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04.
胡炜冬 《法制与社会》2011,(14):122-123
审级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司法基本价值目标的实现.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现行的民事审级制度已显现出难以满足当今诉讼主体对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需求的弊端。因此对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进行完善十分必要。本文从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历史原因、存在现状出发,引出建立多元化民事审级制度,进而完善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05.
周娟 《法制与社会》2011,(27):52-52
在民事诉讼中,审级制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体现程序制度的基本原理,实现对程序公正性的最终保障。因此研究现行的民事审级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民事审级制度的内容、类型、功能、价值四方面解绍现行的民事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06.
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是辩证统一关系的关系。如何设置科学的刑事审级制度说到底就是如何协调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之间的关系,尽量在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最大限度地维护司法公正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司法效率。为此,刑事审级制度设置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刑事审级适中;第二,根据不同的案件,实行不同的刑事审级制度模式;第三,根据案件的繁简程度,刑事上诉程序实行不同的审理方式;第四,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刑事上诉程序采用的不同的审理期限。  相似文献   
107.
皮修雁 《特区法坛》2002,(71):9-11,25
一、现状与困惑。民事再审程序,又称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立法者为确保法院民事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得以纠正,而设置的一种不同于普通审理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等)的特别审理程序。它不具有审级的性质,其审查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它的启动导致原审生效裁判重新受到审查,致使案件重新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8.
构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障碍及克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仍然存在着司法解释权配置不当,审级制度不完善,判决书论证不充分以及规范的判例汇编机制尚未建立等障碍,亟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两大法系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加以克服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9.
一、我国审级制度透视我国目前实行的四级两审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经过一定时期的司法实践 ,在总结经验和针对我国当时实际国情条件下确立的。就此点来说 ,这一规定适应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经济水平低 ,人民法律意识不健全 ,再加上地域辽阔 ,许多地方交通不便。在此情况下实行两审终审 ,对迅速审结案件 ,稳定民事法律关系 ,减少当事人讼累 ,避免国家和当事人浪费人力、财力起了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改革的深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事法律关系的日益复杂化 ,两审终审的弊端逐步暴露 ,主要表现在 :1.实行两审终审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0.
《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从审判权运行与当事人诉讼成本的角度,创新性提出民事再审申请的改革事项。此后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在试点地区开展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从机制、标准、程序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完善了再审申请“补充救济”程序,真正搭建起梯次过滤、层级相适的案件分布格局,确保再审申请制度与配套机制相适宜。从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入手,分析民事再审申请立案程序运行现状,重新审视再审申请权的性质价值和功能作用,有助于从制度和实践层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民事再审申请立案程序,在充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减少司法资源浪费和维护司法既判力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