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551篇
中国政治   1182篇
政治理论   329篇
综合类   5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德育模式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灌输德育、空洞德育,而体验式德育模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22.
高平 《北京观察》2002,(7):42-45
关于"样板戏" 关于样板戏,我同意我们今天应当"摆脱被利用为'样板'的政治怪圈","以平常心态看它为正常的戏剧作品".但是周良沛同志的文章(以下称周文)断言"剥离开'文革'的政治后,已显出它原本的审美价值."以此来说明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并进一步暗喻表现现代生活是京剧改革的必由之略,这一看法也"可斟酌".现在,我也早已"摆脱"了听到样板戏后"头疼、冷颤的生理反应",可以对它进行冷静的评说了.  相似文献   
23.
音乐教育的功能不是其他意识形态所能替代的,它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音乐的教育作用,不是耳提面命的说教,而是“寓教于乐”的愉悦教育,让人的最美的一面在娱乐中得到教化、升华。学校音乐教育就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4.
警囚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是警囚双方矛盾斗争、协调、统一、合作的过程,有良性、恶性与中性之分。干警应根据相互尊重、情感交融、主体意识、参与(武)体验的准则,按照良好的互动情境、相融的目标、明确的自我意识、彼此的理解和恰当的期待这些标准。从方法上入手,建立和谐的良性誓囚互动关系,以提高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25.
音乐中的美育因素是得天独厚的,音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过程,就是感知和领会音乐艺术美的过程.本文从听觉感受、审美素材、营造美的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6.
刘克奇 《前沿》2006,(7):221-223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创作而又具有社会性和社会传播与教育功能的审美文化,从古代起,人类社会就非常注重用美术教育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现代社会片面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审美教育是错误的,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培养美术鉴赏能力和一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7.
“心灵施暴”一词是近几年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所谓“心灵施暴”就是教师使教育对象受到心灵伤害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目前,学校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体罚,一种对学生心灵的体罚,它的伤害力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据《中国青少年报》对全国22个城市的485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有65.2%的学生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罚”(心灵施暴),有8.7%的学生受到来自父母或祖父母的严重“心罚”。  相似文献   
28.
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妇运》2005,(6):8-10
一、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不断增多,流动儿童在随父母流动的过程中权利保护问题日渐凸显。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成长过程,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  相似文献   
29.
于玲玲 《学理论》2010,(5):161-163
通过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审美追求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影响,又有教育、家庭的影响,还有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努力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正确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0.
郭昭第《审美智慧论》在深入反思传统美学学科困惑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系列摆脱学科困惑的新尝试:一是整合西方美学、中国美学和印度美学资源,尝试构建世界美学的新格局;二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核心关系,尝试构建和谐美学的新思路;三是抓住一元论与二元论的知识美学与智慧美学的根本分歧,尝试构建智慧美学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