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550篇
中国政治   1182篇
政治理论   329篇
综合类   5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安教育的审美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重要,首先公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在治安形势严峻的今天,人民警察的审美需要也就是公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审美教育有助于人民警察深入的了解各种犯罪的内在生成因素;第三,审美教育对培养人民警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激发了人们对《亮剑》、《历史的天空》等战争题材作品的阅读热情。《亮剑》和《历史的天空》两部作品的最大突破在于:把社会潜藏着的传统审美心理变成了现实,把战争题材领域呼唤了几十年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开掘出了中国式的“巴顿将军”。只要听听“李云龙究竟是土匪还是英雄”的质疑,人们就会感  相似文献   
43.
于坚的诗歌透露着恬淡、闲适、平民式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在他的诗中集中体现为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思考,对存在的关注和对日常生存境况的拷问.这种对诗歌精神的敏锐捕捉和对人的生存本质的新认识,使他的诗歌创作找到了生命支点.于坚以平民化的视角对人生和现实存在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并对其在诗歌中蕴含的平民意识进行了充分张扬.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1928-1937年之间《申报》女性广告进行了内容分析,并从日常市民生活与现代性体验和想象、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定位以及女性广告的消费文化特质三方面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申报》女性广告文化作为现代广告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报业史上探索媒介经营的先驱和范本,也参与了当时上海都会文化和城市气质的构建,体现了当时现代性转型中的上海大众的日常审美意识。这不仅是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化的一个充满意趣的缩影或曰截面,还与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广告存在着共通与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45.
景点翻译变译的审美理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中国景点介绍的美学特征,提出朦胧意象是吸引游客的审美基础,从中西语言文字差异性视角探讨了景点翻译中变译的必要性,同时也分析了景点翻译中变译的审美理据以及变译的度。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当代舞蹈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论述了科学舞蹈文化观的内涵,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舞蹈文化观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47.
公文因实用而产生,又为实用而写作,具有实用美的审美价值.公文体式要求的规范化、内容的规范化和语言的规范化是公文的审美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48.
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认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笔者施教的一节公开课及反思修正的过程为载体,论述新课程理念在具体日常课堂中的落实运用。它详细地记录一个普通高中教师在新课程推进中艰难抉择的心路历程,望借此能对新课程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0.
余佳  游达明 《学习与实践》2012,(11):122-127
艺术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为了追求个体的发展和享受所生发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选择。艺术消费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品味,从而满足作为有着"舒适感"的"快乐人"的普遍心理期待。艺术品味是消费者成为艺术观众的关键。艺术体验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人们在体验艺术的同时提升其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