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众多股东组成股份公司,由董事会聘人管理,在当今已非常普遍。这与过去有钱的东家雇用掌柜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几年之后,掌柜忽然说东家的财产是他的,你作何感想?这等怪事,还真的在保康县总工会兴办的“会员公司”发生了——1997年,湖北省保康县总工会(以下简称保康县总)作为最大股东,与县职工俱乐部、13个自然人组建了“保康县工会会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会员公司”),并委派张大权(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县总工会)任法定代表人同时也作为13名自然人股东的代表。当时,张大权连股东都不是,属于典型的公司委任的“掌柜”。然而,2005年,…  相似文献   
52.
2012年初夏,甘肃省卫生厅厅长“打通任督二脉”的事件引爆舆论.中医药真伪的命题再次呈现在公众视野当中。有专家说。中医药的存废之争,已然成为一个关乎文化、思想的论争.立法保护迫在眉睫。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早在1983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中医药立法一事.近30年时间。中医药法为何干呼万唤“没出来?”  相似文献   
53.
邸海林 《学理论》2013,(23):250-251
卫绍王是金朝第七位皇帝,多数学者认为他是因"柔弱而鲜智能"而被章宗看好继位。笔者认为其继位是多种因素交织而成,通过对世宗"越子传孙"的皇位继承法、章宗朝两大政治集团权力斗争以及完颜永济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对完颜永济继承皇位的相关问题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4.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3,(12):20-20
授权立法应该继续存在?还是予以终结?是持续多年的一个争议话题。 早在十多年前制定立法法的过程中,闱绕“授权立法”的命运.就曾发生过激烈的存废之争。“取消派”认为,授权立法是法制空闩时期的特殊产物,是经济改革摸索阶段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55.
从1978到2018年,中国人权研究从“姓资姓社之争”到“人权属性之争”“人权主体之争”“人权首要内容之争”“主权与人权之争”,在“批判西方”中逐步走向“对话西方”;进而到以发展权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人权理论和话语的自主塑造。这是人权研究逐步摆脱阶级话语,克服中西话语对抗,艰难确立中国人权研究主体性自觉的演进过程,也是人权研究“中国/西方”“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语式和研究方法的建构与解构过程。今后的人权研究仍要极力关注: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相互交织;“引介移植”与“自主塑造”的辩证;抽象演绎与具体人权研究互为犄角;人权话语与叙事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56.
本文试提出自己关于发生在清末围绕《大清新刑律》一些条款的礼法之争及礼、法两派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对于礼、法两派的主张都应重新评价.而礼法之争提出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7.
对未成年犯罪个案开展社会调查成为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定少年司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少年司法的发展。但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对社会调查的原则化规制以及指导司法实践的具体配套规范的缺失,共同导致这一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调查主体之争的白热化。实际上,调查主体之争的背后是司法权力配置之争。要化解权力配置之争及其引发的后续问题,必须从厘清主体之争的现实和理论成因着手,跨越社会调查活动开展的前置性障碍,建立起社会调查必要性评估机制,以共享和制约为权力分享的前提,合理权衡公检法三机关的司法权力配置之需,结合各地的司法实践需要和司法资源优势,建构起相对统一规范的社会调查主体机制。  相似文献   
58.
阿计 《政府法制》2013,(20):16-16
授权立法应该继续存在,还是予以终结?这是持续多年的一个争议话题。早在十多年前制定立法法的过程中,围绕“授权立法”的命运,就曾发生过激烈的存废之争。“取消派”认为,授权立法是法制空白时期的特殊产物,是经济改革摸索阶段的特殊需要,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完善,授权立法已无实质意义,理应取消,以彻底杜绝可能引发的各种负效应。“保留派”则认为,经济改革是一个漫长曲折、不断深化的过程,应当保留授权立法,继续发挥其应急、先试、实验等功能。尽管2000年出台的立法法最终肯定了授权立法制度,但争议并未平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平似乎也越来越多地向“取消”一侧倾斜,  相似文献   
59.
要求合同交易中承诺与原要约完全一致的“镜像规则”无论从法理、实践视角都颇受谴责,并成为现代合同法必须应对的重要问题之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就该问题的突破性尝试为完善我国合同立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立法经验,鉴于当前我国相关立法逻辑不清晰、条款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调整要约与承诺相关条款逻辑顺序,拓宽要约内容变更的外延,缩小要约实质性变更类型的范围,减少合同成立的必备要素,构建以合同目的为中心的要约实质性变更的确认标准,界定要约非实质性变更类型,同时,赋予“相互击倒规则”正式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0.
"统独"矛盾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在祖国大陆反对台独的法律和政策主导下,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趋势.今后对台工作的总体思路应从宏观上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方向,在微观上增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有的放矢地化解两岸互动过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增进互信及了解,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