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799篇
中国共产党   194篇
中国政治   387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50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于贪官免死的讨论,十年前就已开始,其问断断续续,时有涉猎。而2010年的秋天,随着《刑法修正案(八)》拟取消13个非暴力经济犯罪死刑罪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刑法室主任刘仁文教授相关文章的发表,这一问题再度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32.
改革完善死刑制度,进一步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立法是基础。中国目前的死刑立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死刑设置较为宽泛等。在世界各国死刑制度不断发展变革的今天,刑事立法问题的存在,使中国死刑制度面临许多挑战。为了成功应对挑战,刑事立法应当以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为目标,从死刑适用罪种、死刑适用对象及建立死刑减刑、赦免制度等方面积极采取多种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3.
1970年3月5日,被羁押了近两年的汤玲瑛被判处死刑。她的死,犹如一枚炸向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炸弹,虽然没炸破那浓浓的政治阴霾,但毕竟在那特殊的年代——“文化大革命”中起到了轰隆一声的作用。热情理性,在狂热的政治运动中她开始了冷静思索1934年农历十月初十,汤玲瑛(  相似文献   
34.
入户抢劫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 2 63条将“入户抢劫”规定为抢劫罪加重处罚的 8种情形之一 ,并对其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一较重的法定刑幅度。由此可见 ,入户抢劫是立法旨在严厉惩治的一种犯罪行为。由于司法实践中入户抢劫的情况比较复杂 ,因此在具体认定时 ,对“户”的范围、“入户”的非法性、暴力实施的“当场性”以及转化型入户抢劫的认定等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 ,对入户抢劫的认定方法作一探讨 ,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一、关于“户”的特征与范围1 有关“户”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 ,…  相似文献   
35.
死刑权理论的历史回溯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死刑的本质,以及促进国家理性地选择在死刑存废问题上的基本立场都有所裨益。无论贝卡里亚、卢梭还是马克思都认识到了死刑的权力法则同战争准则具有相似性。这启示我们死刑制度有必要从战争准则的角度来反思。  相似文献   
36.
<正> 1984年,美国马里兰州青年特姆伯尔因犯有强奸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他在绑架强奸一名妇女后,用棒球棒将其打死,并割开其喉咙。作案时,特姆伯尔差四个月不满十八周岁,他依据宪法修正案第八条提出上诉,认为对一个未成年人适用死刑,构成了"残  相似文献   
37.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要实现法治国家,其前提是宪政,而宪政的核心特征就是对国家权力的法律限制,要建立有限的、负责的政府,防止专横的、滥用职权的和绝对的统治。我国宪法从组织、职权及活动原则等方面,对行政行为作了最高法律形式上的规定,从而为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制  相似文献   
38.
论宪法基本权利与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基本权利具有根本性、普适性、强制性等特征。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刑罚权具体化、现实化而形之于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为了实现正义的理想、安定的目标,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实现刑罚,追究犯罪过程中很可能忽视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只有在刑事诉讼上才有如此尖锐的冲突。国家为确认刑罚权实行追诉与审判的职权活动,决定了刑事诉讼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公法限制属性。为防止这种限制的过度与失衡给公民权益造成侵害,刑事诉讼中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及比例原则,以加强对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的保障运作和个人防御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39.
随着跨国民商事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私法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秩序保留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对该制度在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上的运用作简要评述,并以当今国际私法发展趋势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影响为基础提出立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0.
限制死刑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迫切的现实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各国限制死刑的法律措施、指出我国死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完善死刑限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