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00篇
中国共产党   194篇
中国政治   388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50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论营业质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典当业是我国一项古老的行业。经营典当业所设立的营业质权 ,不同于普通质权 ,具有自己的特征 ,也与卖渡担保、所有权保留制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其权利构成及我国相关立法现状的分析 ,认为应在未来《物权法》中确立营业质权 ,并提出了作者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2.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昆明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将在全国法院全面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这标志着中国死刑执行制度正在向文明化和人道化方向发展,体现了我国对包括罪犯在内的一切人的人格的重视和法治的进步。1997年7月1日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执行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这一修改,确定了注射执行死刑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死刑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减少、限制乃至废除死刑已经俨然成为世界范围不可逆转的潮流的今天,对于依然保留死刑的我国来说,应该对死刑的出路进行理性的思考,并作出审慎的选择,通过努力,朝着没有死刑的明天迈进。  相似文献   
994.
2020年2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孙文斌故意杀人上诉案并当庭宣判,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对孙文斌的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此前,2020年1月16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孙文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孙文斌不服,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995.
梁潇 《人民论坛》2011,(12):112-113
建设服务政府,迫切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机制来支撑与体现,这对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提出了现实的要求,要让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与行政法治相结合。因此,服务政府必须重视提供制度性的公共服务,而其作为一种价值导向理念,本身也具有某些行政法的属性,包括:法律保留属性、补偿公平属性和参与属性。  相似文献   
996.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刑事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针对我国死刑适用现状,通过综合路径限制死刑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国宪法中规定的赦免制度在刑法视野下具有多种价值,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制度在实践中却被虚置。我们应该尽快激活该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其适用的对象、条件和程序,打消民众顾虑,推动赦免制度的法典化,最终促进刑事法治进步。  相似文献   
997.
死刑替代措施是指在废除最严重犯罪的死刑后所采取的替代死刑的处罚方法。目前,我国学者大多以完善我国的刑罚结构、削弱民意对于死刑废除的反对情绪、借鉴其他国家废除死刑的立法经验为依据,构建相应的死刑替代措施理论。但实际上,我国现行刑罚结构在立法上并不存在"生刑过轻"的问题,因此,死刑替代措施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并无存在的根基;死刑替代措施也非削减公众反对死刑废除情绪的最佳方法;国外的立法经验并不能成为我国刑法必须设立死刑替代措施的根据。  相似文献   
998.
999.
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社会时期。在由奴隶制社会逐步发展到封建制社会,再由封建制社会发展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死刑制度一直被传承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死刑制度的存废逐渐成为刑法学家们争议的焦点,而死刑逐步废除说得到了大量学者的支持。在这一学说中,强调了死刑制度现今存在的必要性与死刑罪名逐渐减少的必然性,为我国死刑制度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行的阶段性发展方向。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通过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政治需求和民众的普世价值两个方面,简析我国死刑制度长期存在的历史缘由。  相似文献   
1000.
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在刑罚体系中由来已久,自从1764年意大利古典刑法学派集大成者贝卡里亚在其著述《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死刑应当被废止以来,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一直处于学者和普通民众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和讨论,按照日本学者西原春夫的观点,死刑的存废已经成为一个枯竭的问题,所剩的只是关于存续或者废除的法律概念而已。一、中国死刑存废问题的历史沿革(一)古代的死刑与肉刑在我国古代,历来就有"杀人者死"的法律文化传统,因而对最严重的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