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1014篇
中国共产党   901篇
中国政治   1463篇
政治理论   640篇
综合类   93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技术不是无价值的和道德中立的,尤其在现代技术的设计与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伦理问题,继而促使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发生观念的变迁甚至彻底颠覆。"伦理在先"与"伦理在后"两种研究范式在推动技术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兴起与繁荣和传统伦理的沉沦与衰落,这两种研究范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从而使技术伦理学也困境重重。由于技术与伦理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逻辑先后"与"时间早晚"的外在显现,而是在根本上涉及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能否相辅相成的内在规定,技术与伦理的"离合"必然在根本上决定技术伦理学的"兴衰"。技术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传统技术的"本然合一"与现代技术的"实然分离"之后必将再次走向当代技术的"应然融合",唯有如此,技术伦理学方能走出其目前困境从而获得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古代官僚制不同于韦伯所提倡的理性官僚制,艾森斯塔德认为中国古代官僚制是一种历史官僚制,从组织和制度层面对理性官僚制与历史官僚制进行比较分析,显然后者缺乏前者所具有的理性精神和法治观念。但中国古代官僚制延续了两千多年,其精神内化在制度之中对当前我国的官僚制仍有很大影响。对西方理性官僚制与中国古代历史官僚制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探索解决当前我国官僚制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3.
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角色外行为对组织内部环境有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会对组织管理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是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失当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归咎为这种角色外行为的消极影响有失偏颇。管理活动一旦背离组织公民行为内在的道德性,势必会诱发管理困境和成员的消极角色外行为,产生道德摩擦。因之,本文从潜在的道德困境这一角度审视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影响,侧重从成员的心理动机和组织反馈进行归因分析,期待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途径来改善组织公民行为的道德处境。  相似文献   
104.
半月时政     
《今日浙江》2012,(18):4-7
JUECEZHESHUO决策者说□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科学技术更是改变国家命运、开创美好未来、创造幸福生活必须依靠的强大力量。——9月1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十二次学术大会暨第二十三届院士大会开幕式并致词时指出。□我们要培养和重塑民族的道德理性,就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倡导心存敬畏、行己知耻、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05.
罗马人的政治理性与公民理性所塑造的“市民法—万民法”的历史演化进程与逻辑关系构成了现代早期欧洲“万国法—现代国际法”的历史演化进程与逻辑关系的历史基础与对照.正是在对罗马“市民法—万民法”关系的重构中,早期现代欧洲的政治与法律理论家力图将基督教帝国所蕴含的世界秩序的图像在现代世俗秩序中加以维系.国家理性观念的出现使得这种努力以失败告终.世俗化的进程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家理性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在早期现代欧洲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国家秩序在政治和法律秩序的理论构造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原本流行于早期现代欧洲的万国法观念湮没于现代国际法的话语之中.全球化时代对新世界秩序的吁求使得早期现代欧洲政治与法律理论中的万国法观念有必要被认真研究和对待.  相似文献   
106.
侯彦军 《先锋队》2013,(21):53-54
人文关怀,在现在看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了。我们说政府的工作要重视人文关怀,我们说一个企业的管理离不开人文关怀,我们还说人文关怀是社会和谐文明的一种体现。是的,人文关怀的确是个法宝,我们需要它,解读它,倡导它,就像电视专题片里  相似文献   
107.
韩侣 《实事求是》2016,(5):21-26
公私合作的起源因国家社会、经济背景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起源于经济危机的英国、基于减税需求的美国以及政府推动下的印度都是PPP起源的代表性国家。PPP构建有限政府、自由市场、以人为本,注重公共利益的巨大价值及效用推动社会发展前进。面对不断被泛化的PPP模式,应当以制度理性引领PPP发展,并探究其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8.
张弦 《人民论坛》2012,(11):140-141
阿奎那运用"理性"整合了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奥古斯丁神学,建构起了一个系统化的理性神学体系,创造性地解决了哲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政治与宗教这三大关系的基本问题,不仅顺应了中世纪晚期的社会发展潮流,还为后世思想及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功能效应也逐步凸显,城市化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共时性特征,以及由社会转型期时空压缩的矛盾境遇造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严重缺失和文化破碎倾向。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导致文化积淀不足;"千城一面"使得城市文化趋同严重;"城市人"塑造的缺位致使城市人文精神空泛。实现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廓清城市发展中功能城市与文化城市、世界文化与民族特色、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关系和矛盾。转型期多样矛盾的展开与突破既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压力,又是发展建设的机遇与动力。  相似文献   
110.
房立洲 《党史文苑》2012,(16):56-58
我国政府绩效考核领域的"唯GDP主义"虽在狂飙突进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近年来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负面效应,如旱涝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经济结构同质化、房地产泡沫恶性膨胀、经济和社会建设结构性失衡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正呼唤着更趋科学、务实的政府考核绩效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