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252篇
政治理论   90篇
综合类   1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网络知情权的方式代替真正社会权利的实现,这一点正是网络时代政治文化生活中值得警惕的地方  相似文献   
82.
赵辉  李刚 《法治与社会》2010,(11):78-78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脑、网络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更新了人们的理念。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83.
网络时代,由于大学生在互联网应用中处于前沿地位,导致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向发生逆转,"文化反哺"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但是,网络时代的"文化反哺"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体都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必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方法,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对网络舆情和"文化反哺"的引导。  相似文献   
84.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因其有别于以往信息传播技术的独特性及其巨大的影响力,对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着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影响,使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了新的特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因此而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该文分析了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征,以及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提出的几个方面的挑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在网络时代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5.
<正>为官一方,遭遇群众挑刺,碰到舆论揭短,是动辄发怒,拍案而起,还是静心听取,认真处置,可以看出一个执政者涵养的高低、气度的大小以及执政能力的优劣。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干部代表不回避"敏  相似文献   
86.
87.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群众关注的热点、各种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社会上的突发事件等,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就会引起网民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面对突发事件,各级公权力机关如何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研究其形成和发展规律?如何迅速了解和把握网络这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如何依法依规向民众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真实信息,引导舆论,掌握主动,消除谣言和误解,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88.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出版业蓬勃发展,刊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编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网络传媒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新视听。网络时代,编辑工作也随之变得多元化起来。  相似文献   
89.
《上海人大月刊》2010,(12):46-46
中国青年报11月5日一、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官民互动的通道在互联网时代,人民想和政府通通气,乃至天天见面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在各种网络舆论载体中,BBS仍是舆论主渠道。但因论坛加强了内容管理,一大批欲言又止、意犹未尽的网络"意见领袖"从BBS流失,退守博客或者前进到微博客。  相似文献   
90.
网络时代的校园,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网络改变着当代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在当前加强和创新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