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6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661篇
中国政治   267篇
政治理论   328篇
综合类   3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杨扬  朱兰 《法制与社会》2014,(7):183-184
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尝试从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视角来探讨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复杂多样,这势必要求高校辅导页要紧跟新形势,客观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优化工作方法.为进一步维护好学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3.
构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教育主体与工作目标方面具有互通性,教育领域与工作内容具有互补性,教育方式与工作方法具有互鉴性,构成了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实然与应然。以教学和科研相互渗透为主要协同模式,以辅导员工作室和教学行政联席会议为主要协同平台,以课外实践和就业指导为主要协同领域,是构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74.
吉晓琳 《前沿》2012,(17):151-152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内涵、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现状来简要概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研究内容,并针对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具体途径,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杨乾尧  黄春梅 《学理论》2011,(19):225-228
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并用调研的数据详细剖析了独立学院辅导员的现状。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辅导员的现状,从辅导员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应具备的六种能力,即"表达力、亲和力、掌控力、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并就如何培养和提高这六种能力,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供学校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76.
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到当代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更对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公民精神价值追求产生深远影响。透过在校大学生对待宗教问题的现状,讨论该如何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刘红星 《学理论》2014,(3):267-268
工作职责不清、期望值过高、报酬及地位低等因素是当前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甚至离职的主要原因,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加强和改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改进方向。主要论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产生的原因及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78.
与专职教师相比,辅导员更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更明白学生所思所想,更容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他们年纪轻,流动性大,教学经验也不足.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独立承担一门课"的方式不利于提高整体授课质量,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应采取"分专题合作式重实践教学"方式,同时完善辅导员教师的选聘机制、考核培训机制和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9.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引领大学生社团工作方面,有着思想、心理、活动等方面的优势.高校辅导员通过参与大学生社团生活,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沟通协调学生群体和个体间的冲突,进而辐射带动着学校风气的转变.高校辅导员引领大学生社团的工作模式,应从组织引领、文化引领、心理引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0.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信念就是辅导员在充分认知高职院校育人环境和辅导员职业要求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学生工作价值的深刻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的职业情感、坚决的职业意志和良好的职业评价,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实践和思想意识中被惜守的东西。坚定而科学的职业信念在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发展完善辅导员职业幸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信念形成的内因与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有关,包括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生活需求、角色期待、角色价值和角色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