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51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09篇
中国共产党   1813篇
中国政治   1394篇
政治理论   1109篇
综合类   228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娄翠英 《学理论》2010,(12):271-272
本文从高职院校仪器设备档案工作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仪器设备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2.
“公民警校”是英文CitizensPoliceAcademy的中译名(简称CPA)。作为美国、英国等世界发达国家警察部门的一种执法工具,“公民警校”已经被国际警界广泛应用和推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开设“公民警校”是警察机构和警察院校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警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警察与公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唤醒人们对警民有效沟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3.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构建和谐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具备和谐的院校精神。其内涵有四:一要体现以人为本,通过高职教育使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二要体现教育公平,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三要体现学校系统自身的协调有序,营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四是学校师生员工要树立和谐理念,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和谐而努力。  相似文献   
44.
高职法律专业民法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法律专业民法学课程教学如何体现高职特色,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法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探究民法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5.
论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学生如何看待数学,以及他们数学学习意识、学习行动、学习能力、学习信心等方面入手,调查分析高职新生的数学学习基本状况,进而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6.
在国内、国际大环境的促进下,一种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应运而生,满足了当今知识经济的愿望.因此,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尽快掌握并运用"行为引导型"这种教学理念,是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7.
谈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不但应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我们应努力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48.
赏识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动力的教育方法。本文就高职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来帮助学生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9.
职业教育:传统择业观下的式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慧 《前沿》2007,26(2):76-78
中国人的择业观和传统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毋庸置疑,现在的中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的一个缺口:高职毕业生不愿做蓝领、大部分学生不愿主动报考中职,所以近年来中国的技术工人正在迅速减少。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并非现在的时代和社会造成的这么简单,根本原因是历史以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仕而优,其他皆下品”的观念。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没有学校、家庭会鼓励学生做行业的基础工人,大家似乎一致认为只有成为管理人员才是光荣,对工人和农民“身份”的背弃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择业观念。这种观念反之形成了社会对教育的畸形要求。  相似文献   
50.
民办院校人才频繁流动的原因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繁正 《前沿》2004,(5):111-112
民办院校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了很好的机制 ,但人员流动过频 ,特别优秀人才频繁流动 ,并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如何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人才队伍 ,留住现有人才 ,是民办院校发展中一个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民办院校人才流动的原因分析入手 ,就民办院校如何留住优秀人才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