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2篇
  免费   171篇
各国政治   161篇
工人农民   269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2篇
法律   1557篇
中国共产党   404篇
中国政治   932篇
政治理论   326篇
综合类   25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总结公安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内涵、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与信息化警务、公安基层体制改革、如何科学开发利用警力资源、如何改革目标管理考核、如何提高对公安基层工作的战略指导水平、如何应用矛盾论、系统论驾驭和处理公安基层工作矛盾诸问题作理论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公安基层工作实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论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台的《担保法》解释基于物权法定主义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无效。物权法虽以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作基石却亦有意思自治之空间 ,物权法定主义仅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 ,于此之外 ,应为当事人自治之领域 ,担保期间的约定就属当事人自治之范畴。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能够提高担保的信用 ,更好的发挥担保制度的立法功能 ,同时也能使当事人充分实现意思自治 ,体现民法的私法本质。故此 ,立法应当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相似文献   
93.
违宪审查热是当前宪法学研究的一个误区.抛弃倾尽全力论证和推动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理想主义,首先应该探讨的是违宪审查的基本概念.应该严格界定违宪的概念,尤其是要与违法区分开来,继而分析究竟什么是违宪审查,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违宪审查的现状.  相似文献   
94.
请求权的本质之探析--兼论物上请求权的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治国 《法律科学》2005,23(1):54-58
民法基本理论中的请求权具有多重含义 ,使用较为混乱。从本质上讲 ,请求权是原权利的救济权 ,是原权利法律效力的体现 ,是原权利人寻求法律保护的手段。请求权不同于债权 ,他们是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关系。物上请求权也是独立于物权和债权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太原市城区21条线路行车延误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剖析了太原市城区行车延误的具体原因及特征,据此提出太原市交通管理与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中董事、经理的范围和同类营业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本罪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97.
刑法主观主义生成的根本推动力是经济因素。经济结构的变迁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犯罪必然呈现出新特征,最终导致刑事犯罪治理策略取向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从而导致刑法主观主义生成并渐趋强势。刑法主观主义并非只是为了作为客观主义的对立面而生成,而是对时代变迁的必然回应,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8.
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通过对日本近代技术革新、引进的过程和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概述,从引进技术的适用性、政府的扶持政策及强大的社会能力三方面对日本成功引进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以期能从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99.
农民人均收入低、增长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是德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一要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要抓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0.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培林 《思想战线》2004,30(1):21-26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村落终结具有与农民终结不同的特殊机制。[1]村落终结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而是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在村落研究方法方面,传统村落研究中使用"文本概括法"和"文学概括法"来处理个案调查的访谈资料,当代学者试图提炼出某种村落研究的理想类型或象限图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建立一种关于中国村落终结的具有普遍解释力和更广泛对话能力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