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图书馆管理新概念--绿色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的绿色管理就是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按照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合理地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简言之,绿色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努力节约图书馆各种资源,避免浪费.  相似文献   
82.
如何实现经济欠发达县“跨越”式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县发展缓慢原因众多,其一是没有充分把白然资源优势开发转换为一种现实生产力优势、经济优势。只有充分发挥经济欠发达县白然资源优势,开辟对外招商引资的新途径,才能促进经济欠发达县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3.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测算,能够比较科学地分析研究区相对于参照区的人口发展状态,为研究区制定人口战略、政策提供参考。对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进行改进,引入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压力指数。选取1997-2007年广东省及21个地级以上区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数据,运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几何模型和优化的指标,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区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及承载压力的测算,指标匹配的全面性、复合性、协调性,模型的客观程度决定测算的科学与否。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区域,人口承载压力总体比较大,珠三角、东翼多数区域人口承载压力呈增大趋势;西翼、粤北山区人口承载压力呈减弱趋势;除广州外,其它区域人口承载压力,相对广东远小于相对全国。  相似文献   
84.
刘青 《公共管理学报》2006,3(1):45-51,106
日本虽然自然资源贫乏,但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却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历史上,日本的森林资源也曾经遭到过严重的破坏,二战的战前动员和战时采伐曾一度使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不过,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就得到了迅速的回升。根据对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一般的规律是,后发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但是,日本的情况却似乎有悖这一规律,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的是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那么,如何去理解日本出现的这一现象,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变化发展,政府的这些政策又与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有怎样的联系,与战后国际分工体系又有怎样的联系。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初步的回答。  相似文献   
85.
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立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组成的多层次、多角度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法律体系,但尚存诸多缺陷和不足。文中对此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6.
进入我国的日资企业在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中有许多理念,尤其是质量基础理念、“共生”发展理念、制度文化理念、人才利用理念和文化融合理念等,有着自身特色和价值。这些理念在苏南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7.
《Communist and Post》2014,47(3-4):305-322
The article analyzes changes in attitudes to and interpretations of Russian ‘greatpowerness’ (velikoderzhavnost') between the years of 2000 and 2014, that is to say during President Putin's period of rule. The concept of Russia as the great power was changing during this time in two respects: first, there was an increasing reticence of self-assessments; second, we observe prioritization of protecting the country's own, mostly regional, interests as opposed to expansion which would be characteristic of a great power. Moreover, this period clearly demonstrates contradictions and dangers, engendered in the process of losing self-perception as that of the great power. The readiness of Russian political elite to part bit by bit with the status of the great power and to go to the status of a regional power is combined (as the events around Ukraine have shown) with unwillingness to sustain the new status of the country with the help of the capabilities of a soft power. Lack of these, as well as of the skills in their use, and finally, a desire to raise the rating of trust in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help of “a small victorious war” have formed the basis for the aggressive upsurge towards Ukraine. In the absence of serious hard and soft capabilities, the splashes of aggressiveness in Russian foreign policy and of anti-Western sentiments in domestic political life are unlikely to have any lasting effect. They are able, however, to generate extremely negative long-term consequences for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88.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在新世纪作出的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天,全面深化文化改革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对中央决策的认真贯彻执行,需要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群策群力,同时也需要有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持和汲取,使深化文化改革有巨大的思想动力和能量。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他领导改革开放实践中对文化建设有着自己独特和深远的思考和认识,形成并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今天深化文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资源,为深化文化改革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动力和能量。  相似文献   
89.
自然资源物权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物权,是指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或他物权人为满足其经济利益需求,依法或依合同对自然资源所享有的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扰与破坏的权利。自然资源物权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以不可交易流转的公共形态存在、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保护构成了自然资源物权的现代环保公共政策限制、自然资源他物权的行政限制性色彩更浓、自然资源物权人之间行使权利具有更多的"相邻性"特征、自然资源物权客体的非特定性特征与可特定化之法律技术处理特征并存。我国自然资源物权之理论研究及制度构建,需对民法、环境资源法这两大学科理论与知识进行适度地继承与创新,并考虑我国自身国情。  相似文献   
90.
广义的文化软实力既包含制度维度,也包括精神维度,而且,这两方面也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民主、法治与善治,是国家软实力的制度体现,伦理、尊严与文化,则是国家软实力的精神载体,两者缺一不可.软实力以硬实力为支撑,但是,仅有硬实力还不够,没有体制和精神上的软实力的支持,硬实力也许难以维系.一个国家的体制和文化上的形象,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