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44篇
世界政治   1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4篇
法律   1009篇
中国共产党   1311篇
中国政治   2180篇
政治理论   968篇
综合类   139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叶莉莉 《理论月刊》2004,26(9):90-92
家庭是消费的基本单位。当前我国居民家庭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若干问题。为此,应大力开展家庭消费教育,引导家庭实现科学消费。  相似文献   
102.
王婷 《理论月刊》2004,(10):96-98
正确的法律职业道德信念和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品质是法学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实现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中,法律伦理教育具有调节功能、认知功能、约束功能、供给功能、激励功能。法律职业道德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三部分组成,法律伦理教育应对法科学生进行法律道德义务、良心、情感、荣誉、节操、幸福观的教育,这六大方面的内容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实施法律伦理教育过程中,应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3.
公有制主体地位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问题,是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从哲学、经济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视角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应当是指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指公有制占据多数地位.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能够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谓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就是公有制占据宏观调控地位.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实质上就是主要由此所规定的普遍幸福主义的经济.因此,在适当的时机,我们也应当考虑将"公有制主体地位",正名为"公有制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4.
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正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媒体。网络传播的特点和文化意义有助于转变社会文化观念,打造网络文明形态。网络媒体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类价值实现提供技术基础,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因而网络文化建设需要改善网络伦理系统,健全并优化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5.
张彦惠 《桂海论丛》2004,20(3):86-8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我国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伦理原则和伦理特性。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对市场经济伦理制度作出正确的道德价值追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6.
制度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与规范,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和保障。任何制度设计与制定,都蕴涵着一定的伦理价值追求,制度的改革、创新与评价都建立在伦理价值观基础之上,这种价值或价值观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就是制度伦理要着力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度伦理不仅能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具有提高人们伦理意识与伦理素质的实践作用。将制度研究与伦理研究结合起来。在方法论上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管理伦理思想的不断完善史,随着对管理过程中人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管理伦理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管理思想的发展空间已超出了组织内部,步入了社会,乃至宇宙世界。本人力图追根溯源,从古典管理理论入手,寻找管理伦理思想的源头,以正其名、正其位。通过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伦理学审视,发现管理与伦理互补的功效,以启发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及企业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8.
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历史悠久、积蕴丰厚、影响巨大的思想化体系之一,它可以与基督教化、伊斯兰教化、印度教与佛教化相并立。儒家仁学,也可称为仁爱通和之学,是儒学的精华,最具有普世性,它可以为人类普遍伦理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仁爱之心是一铆道德行为的基石,培养爱心,扩充爱心,是建设道德明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普遍伦理最紧迫、最因难的任务是将爱心扩充到全人类。儒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视天下犹一家,人类只有具备了此种情感和意识,普遍伦理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同样,通和之学用之于道德,便要求打破以部为空的狭隘性,淡化族群仇恨心理,实现真正的博爱。总之,儒家仁学,包括它的仁爱通和之学,会为普遍伦理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9.
110.
胡慧翼 《理论学刊》2003,32(5):153-155
21世纪的中国影视创作,理应反映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女性意识的新的高度.然而由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原作所具有的女性立场、所体现的具有时代进步色彩的女性意识往往被消解了,而代之以或隐或显的传统男性视角.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以男权文化为底蕴的大众审美心理和接受视野的存在是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