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8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正> 一、序言现行瑞典刑法是经修改的1964年旧刑法,在1962年12月21日公布,1965年施行以至今日。在这以后20年的期间,从1967年法第942号起到1984年止,每年又经数次修改,其次数多至十余次。关于1965年瑞典刑法典,除宫泽浩一教授翻译由法曹会公开发行之外,根据1972年和1975年外国刑法典丛书二书译出。但在1983年由留学瑞典的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饭野靖四  相似文献   
32.
澳门刑法中具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科学法律思想与先进刑法制度。其中的犯罪未完成形态制度集中体现了澳门刑法的轻刑化、细密化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特点。本文分别以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3.
生产销售伪劣化妆品罪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使用日益广泛。一些人在非法利益的驱使下,抛弃起码的道德,将达不到卫生和安全标准的化妆品投入市场,威胁着人体健康,有的甚至造成多人的面容毁损。1993年7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增设了生产、销售伪劣化妆品罪,这是对我国刑法典的补充、丰富和完善,对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34.
<正> 犯罪未遂是近现代世界刑事立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刑法学犯罪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犯罪未遂理论在资本主义时代得到了发展,它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古典学派倡导的客观主义未遂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学派所力主的主观主义未遂论以及后来的折衷主义未遂论几大学派的发展和变迁。苏联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犯罪未遂制度也先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刑事立法上逐步得到确立、发展和完善,犯罪未遂理论也是社会主义刑法学说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5.
<正> 在美国,联邦和各州各有各的刑法体系和制度,比较复杂。本文试图简要地介绍一下美国刑法中的罪和刑,使读者对美国刑法有个初步了解。美国联邦和各州的刑法典,把各式各样的犯罪现象分为重罪和轻罪两大类,某些州把犯罪分成重罪和轻罪后,还加上轻微犯罪作为补充。其区分重罪和轻罪的标准是:(一)犯罪人被关在监狱里还是关在地方看守所里?(二)犯罪人被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如果是监禁的  相似文献   
36.
冯亚东 《中外法学》2012,(3):607-625
在现代社会复杂的生活态势下,刑法典之实际运作很大程度依赖于犯罪论,以此作为中介性理论工具而将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精确加以对接,从而切实做到依法断案。中国和德国的犯罪论之构造差异,根源于两国刑法典对犯罪的不同规制方式。德国刑法典中规定的两重样态的危害行为,已注定了其犯罪论体系在基本结构上只能形成"客观不法/主观归责"的阶层式构造,进而在方法论上呈现一种从客观到主观的分析路径。中国刑法典中单一样态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决定了犯罪论体系毋须采阶层式构造而只须在既定的四要件体系的基础上,切实理解并诚心接受德国理论分析犯罪"从客观到主观"的路径模式。明确刑法典对犯罪论的这种制约关系,对中国刑法语境下构造科学实用的犯罪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前提性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一、刑法典频繁修正之检讨 完全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此后还会有《刑法修正案(十一)》《刑法修正案(十二)》…….尽管我们无法确切地预知将来修正什么规范(立法者既无法预知规划,更无法预知具体规范),但过往的历史和反复的现实往往预示着未来的趋势——我国刑法立法将一如既往地以修正案的形式推进对刑法典的修改补充,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其结果是,犹如一幢本已庞大伟岸的建筑物,刑法典不断被“添砖加瓦”,经年之后,刑法典可能变得体系庞杂、容量倍增,就连外貌风格也可能迥异于初、面目全非.但是可以肯定,为此会有不少人感到欢欣鼓舞,因为刑法的每一次修正,一般都会被认为是一次刑事法律的完善和刑事法治的进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更是荣耀无比,因为作为工作成绩的刑事立法“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38.
苏露锋 《廉政瞭望》2023,(21):66-66
廷杖,即在大庭广众下杖打官吏的屁股。这种刑罚早在东汉就有,但一直以来使用并不普遍,直至明朝才改变。古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当众打屁股,就是打脸。这种侮辱人格的刑罚,中国历朝历代从未明文写入刑法典,一般也不会轻易使用。  相似文献   
39.
我国刑法中一些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存在极大争议,我国学者提出了严格责任说、复合罪过说、客观超过要素说、罪体—罪责—罪量说、主要罪过说等理论方案加以应对,但是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复杂罪过形式认定难题的症结之一在于整体分析方法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其无法实现罪责的精确化,也存在着罪过形式认定基准的混乱.美国《模范刑法典》的罪过立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要素分析新路径.在中国刑法的特定语境下,应当采取要素分析法与整体分析法相结合的模式,以更好地应对主观罪过形式的认定难题.  相似文献   
40.
美国的法律在试图向法典化迈进的征途中被深深地打上了其固有的英美法系传统的烙印,怀俄明州刑法一方面向法典化迈出一大步,另一方面也深深地烙上了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烙印.本文概述了该州刑法的主要内容,从比较法的角度上指出迈向法典化中的问题;同时指出法律规范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两大法系的立法模式及其运作孰优孰劣,有待于法律运行的实效去检验,移植一项法律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培育该制度赖以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