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篇
法律   370篇
中国共产党   661篇
中国政治   871篇
政治理论   332篇
综合类   4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人的发展:制度变革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理论前沿》2006,(4):19-2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制度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面作用,但其积极的作用是最根本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发展要求制度变革要注意以下关系: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效率与公平;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发展;自由与秩序;稳定性与变动性。  相似文献   
22.
李建新  吴坚 《今日浙江》2006,(17):21-22
省委书记习近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的这几年,是我省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最大、农村面貌变化最快、农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也是我省“三农”工作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实践充分表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确实是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工程、优美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与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完全吻合的,确实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工程的作用,体现了浙江新农村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23.
人才是兴军之本,也是制胜之源。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财务干部队伍,是实现军队财务工作跨越式发展和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的必由之路。各级财务部门在新军事变革进程中,一定要认清形势,认清责任,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课题,实现军队财务干部培训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完全能够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的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财务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4.
中国民营企业三次创业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民营企业在第三次创业中 ,正面临着从个人、家族式企业向经理式企业转变 ;从投机主义的短期行为向稳健发展的长期行为转变 ;从本土化、封闭型向国际化、开放型转化 ;企业经营目标与经营理念的转变等一系列变革。为实现上述转变必须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使民营企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5.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农业宗法社会被迫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在这场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晚清军事变革起了决定性的牵引作用。主要表现在: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序幕;近代军事教育的兴起促进了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军人地位的提高使“兵”阶层与传统四民社会实现了有机契合;军队私家化趋势削弱了清中央政权的社会整合能力;军人的政治逸轨促成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  相似文献   
26.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全面总结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湘潭大学和韶山管理局,联合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了“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毛泽东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影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关于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1.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有学者指出,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吹响了反对教条主义的号角,成为…  相似文献   
27.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革中的主要争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远招 《湖湘论坛》2005,18(1):30-32
综观新时期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革所开展的学术争论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否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从根本上进行变革 ;二、应该从何种角度、按何种思路来进行体系变革。通过对各派观点的总结和概括 ,可以看出 :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过程中 ,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特质以及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 ,是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8.
法共二十八大与三十二大为了顺应时势和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变革,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和理论探索,并保证了党的新老交替的平稳过渡.通过对法共变革的了解,人们不仅可以更为清晰地判断苏东剧变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去向和变化趋势,同时也能从法共的一些反思与理论实践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9.
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官渡区区划调整后辖11个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有92个村居民委员会党总支(支部),党员11000多人。作为昆明主城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要以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为切入点,使基层组织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  相似文献   
30.
《研究与实践》2005,(2):15-16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深刻认识基层党组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大胆探索执政能力建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中的新途径,将极大地推动基层党组织的全面建设,为基层党组织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