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共生     
  相似文献   
42.
正近年来雾霾使大气环境恶化,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认为,雾霾产生的原因有工业烟气、交通尾气,炉窑烟尘、生活燃烧、农业焚烧等,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在雾霾最为严重的京津冀,政府采取了强硬的治霾措施,雾霾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依旧阴魂不散,指标居高不下,目标尚在虚无缥缈之间。这种尴尬的局面其根源在哪里?值得深思!大家忽视了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然的力量,人类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相应,我们  相似文献   
43.
荀子总各家精神而成的以“礼法并重”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其哲学的本体依据乃是“天人相分”,言“性恶”却并不偏于“性恶”,在此基础上还讲道德的超越,从个人来讲就是成圣,关乎社会就是大同世界,目标便是“隆礼尊法”。此一思想之于当代亦有莫大借鉴。  相似文献   
44.
茶艺是什么?茶艺就是沏茶的一种表演艺术。茶艺凝汇中国传统文化的表演方式能给人们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之时,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该文讲述的就是一对龙凤胎兄妹弘扬茶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5.
曾被误为"狼来了"的气候变暖,如今狼真来了。结束不久的G8 5峰会竟撇开政治、经济大局,反将此立为会议主题;今年9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中心议题也将是气候变暖,可见问题之严重。人惹天怒,人类的贪婪,终遭自然的报复。我们惟有反思:是继续"与天斗",还是转为"与天和"。  相似文献   
46.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与成功的现代管理思想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的精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
48.
《春秋》褒善贬恶的发生,源于周人道德理性的觉醒。周公制礼作乐,继承并突破了殷人对天命鬼神的迷信,将"敬德"观念融入宗教性的礼乐之中,开启了礼乐的人文化、道德化发展路向。到了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纵横驰骋自我的主体意识与理性思维,孔子修《春秋》而褒善贬恶正是此理性精神的产物。《春秋》褒善贬恶所依据的礼乐伦常上承天道、下治人情,一方面将西周时期与王朝"天命"相联系的集体和外在的"德",转化为与天地万物内在秩序(天道)相联系的个人和内在的"德"(人道),更加彻底地祛除了礼乐之中的宗教性因素;另一方面以个人的自主思想"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确立了中国史学褒善贬恶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9.
天人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感应观是古人在该问题上的核心观点。《史记·天官书》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在司马迁看来,天上的星宿与人间社会、地域分野是感应的、相通的,通过对星象的观测可以预知"天命",即预测军国大事和王权更替等。通过对司马迁天人感应观的揭示,可以对其"天命"思想有客观正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50.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以公开方式进行自我反省、主动承担责任的御用文书,而根植于宗法关系的儒家思想是帝王能够颁布罪己诏的内在原因,罪己诏的颁布一定程度上也是儒家文化对帝王及整个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罪已诏书的颁布,既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又说明了天人感应、天谴理念对现世世俗权力的约束与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