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黑色幽默产生于作者与舆论的间离,在谋求社会公正的基础上产生跨越时空的对话,以达到特有的文学效果.其结构是由内部一个低沉的声音与外部主旋律的话语对比,形成语言张力,带给读者以反思后的震憾.  相似文献   
12.
吸收关系是我国罪数论中最为混乱的概念之一,这说明我们在吸收关系的研究上陷入了困境。吸收关系的研究需要突破传统理论的思考方式,即根据吸收关系的存在方式来理解。吸收犯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须具有现象学上的伴发关系或交错关系,由于具有这些关系的行为之间存在因缘整体性和不法亲缘性,将它们的关系归结为吸收关系,是对它们的存在论意蕴的揭示,也与人们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不法看待的习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王秀娟 《探索》2007,(3):174-177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有个人魅力的人之一萨特,曾经影响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这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而是像那陈年佳酿,愈益散发出耐人寻味的芳香。再读萨特,其与马克思思想火花的碰撞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萨特存在主义人学并不是真正的人生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人学才能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认识人生、指导人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求索》2007,(9)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认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这种文学思潮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著名童话《小王子》是第一个从空间运动和向宇宙追问的崭新纬度来探索人生的现实处境与追求人类终极理想的作品,本文以此作为个案,从存在主义哲学观下创作者的身份追寻、现世社会的精神隐喻与文本呈示的荒缪世界,作者创作的动因探析以及童话书写的理由与存在主义哲学观的高度契合等四个方面来深入剖析存在主义哲学对于当下生活的启迪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丽 《工会论坛》2009,15(2):28-29
从西方慈善事业中分化出来的社会工作在理论上与慈善事业有着共通之处。将社会工作应用到慈善事业中进行两者的整合,不仅会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本土化发展,更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解决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18.
浅论自由观     
李国景 《学理论》2011,(29):43-44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可以从斯多葛学派的自由观、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的对比评述中寻找一些答案。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不自由的感觉,在树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同时,我们需要吸收斯多葛学派和存在主义的自由观中的正确观点作补充。吸收并提取斯多葛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中有益的观点,把它们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对我们的青少年养成正确的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增让 《学理论》2010,(26):95-96
存在心理学强调焦虑是人类存在的中心以及个体在感知自我"存在"基础上的自由选择与健康发展。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者认为焦虑是体验,这种体验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一条途径。在焦虑心理治疗过程中,坚持运用他自己的存在分析观,十分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和治疗焦虑。  相似文献   
20.
存在主义视角分析德国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的中篇小说《追忆克里斯塔·T》主人公克里斯塔·T终其一生追求自我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出其自我迷失的存在主义肇因,从而揭示出“自在”的不合理社会现实是“存在”走向“本质”的自我创作、自我选择、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性之路不能实现的悲剧性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