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在犯罪构成理论的研究中,其与犯罪阻却事由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重要论题。直接原因是,在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中,犯罪阻却事由处于一种"流离失所"的状态,导致一种尴尬的关系于斯产生。从这一关系的重要意义出发,梳理二者关系在传统理论中遭遇到的实然之困局,此基础之上,提出这一对关系应然之走向——在改造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上,将犯罪阻却事由纳入到犯罪构成理论中去,以此完成这一论题在犯罪构成理论研究中的使命。  相似文献   
42.
"申诉难"与"申请再审难"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司法改革的一大难题,2007年10月《民事诉讼法》修订集中就民事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进行了修改,意图解决人们关注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从实践来看,虽然2007年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修改对畅通再审渠道,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离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特别是与之相应的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对法院工作造成巨  相似文献   
43.
陈谦信 《世纪桥》2008,(1):65-66
刑法的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当今时代,我国刑法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将在以下三个层次中逐渐走向统一,即在刑事立法中的统一;在刑事程序中的统一;在社会变迁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4.
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是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的主流用语,对检察工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逐渐成为衡量检察执法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各地检察机关在实践三效合一的道路上,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不可避免地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借用法哲学中的应然性和实然性理论,对检察工作三个效果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实现路径展开探讨,以期对检察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5.
经济法是协调平衡本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法,法哲学是法律对评判价值的思考;所以从法哲学的路径,用实然和应然的方法对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基础进行阐述,以论证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法哲学基础是社会学法学,这样更能很好的实现现代经济法的宗旨。  相似文献   
46.
侦查基础理论在对侦查理论和实践的构建及运作中发挥着高屋建瓴、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现阶段侦查学科基础理论实然研究却极为薄弱,起步较晚,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侦查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基本属性和研究起点的混乱,以及侦查基础理论研究实然状态的两大倾向——侦查基本原理“大而全”的倾向和侦查应用理论过度诉讼化研究的倾向.所以对于侦查基础理论的应然研究应该是:一要确定侦查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行为基本属性和研究基点;二要遵循系统方法为侦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路径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7.
公平正义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包含着种际间的共存与共生、代内间的共赢与共荣,以及代际间的共有与共享,这三者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应然之义。种际之间的地位不等、代内之间的权责不公,以及代际之间的资源不均,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生态文明的实然窘态。延展公正之向度,直面公正之拷问,回应公正之诉求,秉承科学发展、坚守生态道德、发扬团结精神,促进生态文明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向与飞跃。  相似文献   
48.
实然的法条总是要接受应然的理论考察。从应然角度看,计算机犯罪概念应是一个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在用实然的法条来惩治计算机犯罪之前,必须要对所谓的计算机犯罪中涌现出的新情况中的"新"予以正确地界定,同时还应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49.
教唆他人自杀行为的法律性质在理论上存有很大的争议,本文认为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也不构成共同犯罪。对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应当在立法层面单独予以定罪。此外,本文还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对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进行考量,以期阐明教唆他人自杀行为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50.
作为"目的"的医学目的是一个"该然"的命题。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一路高歌猛进使医学目的的调整成为"必然"。医学目的重构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回复理性努力在医学科学实践之"实然"与医学目的之"该然"之间寻求一个"适然"的平衡点的过程。一旦这个关节点确定下来,"适然"将成为新的"该然",直到"实然"再推动新一轮的"适然"革命。"该然"——"适然"——新的"该然"构成医学目的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