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艾灸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风寒湿环境及持续低温受冻的方法,复制基本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的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艾灸大鼠"肾俞"穴对其血液流变、氧自由基、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细胞因子和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灸治能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血瘀症状;降低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RI)、红细胞比容(Ht);提高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内皮素(ET)含量,提升一氧化氮(NO)含量,使ET/NO下降;使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减少,白介素-2(IL-2)增多;减少中枢去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灸疗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其作用途径与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稳定内环境等多方面作用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证大鼠血清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8.3 mg/kg)和米索前列醇(0.1 mg/kg)灌胃早孕鼠,复制血瘀证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母草颗粒组(4.3 g/kg)及桃红四物汤高(18.0 g/kg)、中(9.0 g/kg)、低(4.5 g/kg)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判定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证的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LPA含量。结果 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LP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及益母草颗粒组大鼠全血低切变率黏度和高切变率黏度显著降低(P<0.05),各药物组大鼠血浆黏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及益母草颗粒组大鼠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祛瘀作用显著,其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LP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对自然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自然流产血栓前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活血中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 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水平、凝血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对患者妊娠结局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D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显著降低(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显著延长(P<0.05)。治疗组Fib降低值和TT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19例妊娠,成功妊娠11例,妊娠成功率为57.9%;治疗组妊娠20例,成功妊娠18例,妊娠成功率为90.0%。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协同阿司匹林能明显改善自然流产血栓前状态,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郁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郁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保肝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48周末两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定量和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总胆红素(totol bilirubin,TBIL)]、肝脏瞬时弹性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末,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2周末,两组患者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4周末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末与治疗48周末,两组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末血清ALT、TBIL水平,治疗12、24周末TBIL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48周末,两组患者肝脏瞬时弹性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肝脏瞬时弹性指标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有助于提高肝郁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率、HBV-DNA快速应答率,并对肝功能改善和抗肝纤维化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35.
1999年3月至2001年1月,我们采用自拟通瘀化石丹治疗肾虚血瘀型肾、输尿管结石60例,同时选择类似患者40例作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37.
选用产后健康乳牛18例和产后气虚血瘀证乳牛9例,于产后1、2、4、7、10、15和30 d采血分离血浆,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血浆NO含量在产后2、4和7 d气虚血瘀证组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后10 d气虚血瘀证组亦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乳牛产后气虚血瘀证NO自由基含量增加,可能是产后气虚血瘀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艾灸活血化瘀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寒凝、热毒、气虚、血虚”等4种血瘀证大鼠模型,分别观察灸治“肾俞”穴对其血液流变性、自由基代谢、免疫功能和微循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改善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调节血管舒缩活动、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胸腺和抑制其细胞凋亡、调整体液及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的稳定,起到祛风散寒、解毒化瘀、培元扶正、行气活血的作用。结论:艾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形成前状态(PTS)部分敏感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汤,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分别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Ⅰ)及纤维蛋白原(FG)等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ET、FG、vWF、PAI-Ⅰ,提高NO、t-PA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血栓形成前状态凝血和纤溶系统部分敏感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益肾续经汤治疗绝经过渡期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绝经过渡期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益肾续经汤治疗,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合甲羟孕酮序贯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经色暗红、腰骶酸痛、头晕耳鸣及小腹胀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肾续经汤治疗月经过少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