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2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516篇
中国共产党   865篇
中国政治   1447篇
政治理论   282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纳米技术是四大聚合科技的基础,它的兴起和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同时也存在不可预料的风险。面对它在健康、环境、社会、军事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必须严肃考量其带来的伦理挑战,恰当确立其伦理地位,采取谨慎乐观的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992.
在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生命态度认知存在偏差,漠视生命、不能成熟理性对待生命等现象以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充斥校园,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生命态度的分析,构建有效的生命教育体系,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993.
与"炫富贴"引来的一片声讨不同,公众对"哭穷贴"的态度多少有点欲说还休的意味,引为知己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隔岸观火者亦有之。关注"哭穷贴"泛滥产生的负面效应没错,但到底社会本就存在的负面、不正常现象导致了"哭穷"产  相似文献   
994.
张亚雄 《小康》2013,(7):81-82
作为人类最大的战争罪犯之一,希特勒上台却是经过德国民众的选举,是德国民众将这个颇具煽动力的人推上德国总理、总统的座位以及历史的舞台。究竟是那个时候的希特勒伪装得太好,还是当时的民众太天真?  相似文献   
995.
4月13日,国民党大佬林洋港在台中家中病逝。作为岛内民众所钟爱的"阿港伯",其勇于任事的性格和斐然政绩令人敬重,与台湾地区领导人之位擦肩而过令人唏嘘,对两岸统一的坚守更令人感动。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政绩卓著林洋港在台湾历任要职,但总是可以"冷官热做",以其勇于任事、积极作为、不惧批评的鲜明特征服了岛  相似文献   
996.
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之本,政府及公务人员对诚信原则的遵守,将会在社会民众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序推动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加强诚信建设,要官民并治,重在治官。加强政务诚信,要法主德辅,以法立信。  相似文献   
997.
李航 《南风窗》2012,(25):64-66
奥巴马做了一系列招致中国反感的事情。与此同时,密集的公共外交攻势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民众对美国的不满。下一个4年,美国公共外交会以一副什么样的姿态再上路?11月19日,从缅甸首都仰光机场到市中心的街道两旁,数万缅甸人列队欢迎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位期间访问缅甸的总统。此行,奥巴马会见了缅甸总统吴登盛,反对派领袖、民主偶像昂山素季,并带去  相似文献   
998.
如今,一些人闻PX色变。其实,关于PX的种种传说,诸如“剧毒致癌,可致不孕不育、新生儿畸变,按国际规定,厂房须距市区100公里外”,均是属于无稽之谈。实际上,国际上并没有关于PX生产区和居住区距离的具体限制。所以,引发轩然大波的事实基础并不客观。但是,必须认识到,群体主观甚至不理性的恐惧是现实存在的,如果认为这是不理性、不客观,于是敷衍塞责,  相似文献   
999.
蔡兵 《传承》2012,(7):78-78
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对改革持有一种矛盾的焦虑心态——在盼望改革的同时,又担心改革的结果还不如不改。民众之所以对改革产生焦虑,绝非由于见识短浅,或对改革的前景看得过于暗淡,实在是由于过去的一些改革给他们或多或少带来过伤害。  相似文献   
1000.
正塔利班政权崩塌10年后的今天,阿富汗国家重建的步履仍然艰难而缓慢。即使在首都喀布尔,弹痕密布的楼房随处可见,坑坑洼洼的道路纵横交错。10年间,阿富汗民众的屈辱感与美军的压抑情绪相碰,两者鸿沟愈来愈深,对抗愈来愈烈。美阿两国貌似正在上演一部恩仇录,是恩还是仇,也许阿富汗百姓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