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22篇
中国共产党   220篇
中国政治   389篇
政治理论   144篇
综合类   35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外部性与政府干预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进 《长江论坛》2003,(2):43-46
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而又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通过政府干预可以获得消除和矫正。但是政府干预行为本身也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对政府干预行为所派生的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严格界定政府干预的界限、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法治化建设、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来防范和矫正。  相似文献   
32.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之一 ,而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实现公正透明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法理基础、现实意义、实现条件、面临的障碍以及信息公开法应确立的主要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对我国政党制度地位和作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关于这项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在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党的文件、政协章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谈话中虽然有所涉及 ,但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因此 ,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 ,应当成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4.
行政公共信息公开的理论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公民知情权的满足和公共信息的自由流动是支撑行政公开的法理基础。内部协调一致的立法架构、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进路、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推动和司法审查机制的有力保障是国外行政公开实践的宝贵经验。为了使我国政务公开改革尽快走上法治化的轨道,必须大力健全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构建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并充分发挥法院的司法审查功能。  相似文献   
35.
我国西南边疆治理不易,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多民族交汇共存的特点,都对该地区形成多元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观体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南边疆治理法治化进程的迈进显得较为缓慢和困难。传统保守观念和现实法治状况对西南边疆的治理法治化形成了一定阻碍。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法治环境的营造、完善西南边疆执法程序和法律体系、改善边疆民生以及畅通边疆人民的诉求渠道,把边疆地区治理与边疆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推进我国西南边疆治理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6.
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法治,即用法治的思维管理社会事务,用善治的方法处理社会问题,改变现有的不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治理范式,按照"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公平化待遇"的原则和要求树立"以人为本""法律至上""服务大众""和谐共生"的理念,关注民本、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  相似文献   
37.
我国现有的涉诉信访制度未能准确定位信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关系,将两种性质相异甚至是相斥的救济进行"拉郎配",严重冲击了审判机关的独立性与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明确提出要把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涉诉信访的法治化需要信访制度、司法制度以及其他配套制度的深层次、互动式改革。具体进路有:一是有效梳理涉诉信访的类型,实现"诉访分离";二是以信访制度的整体规范化为背景,转变信访的功能并限缩信访救济的范围;三是在具体程序设计上,凸显信访制度与司法制度的区隔与衔接程序,实现信访的"去司法化"与司法的"去信访化"。  相似文献   
38.
黄明英 《世纪桥》2013,(10):90-91
十八大报告继续提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并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我们党的五大建设之一。之后中纪委各次全会上也提到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本文从法治化角度论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分别探讨了反腐倡廉建设法治化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邹世享  李慧勤 《前线》2015,(4):46-47
土地是国家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我国的宪法、综合法、专门法都对土地资源管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法制体系。但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法治缺陷日益凸显,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法治化建设值得我们思考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思路政策化、稳定性不强、管理手段随意化、程序意识淡薄、管理制度模糊化、管理方法专制化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的路径在于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对校规校纪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按照正当程序处理学校管理事务,保障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权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