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49篇
工人农民   108篇
世界政治   4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2607篇
中国共产党   2088篇
中国政治   4174篇
政治理论   857篇
综合类   201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1063篇
  2013年   1034篇
  2012年   1275篇
  2011年   1531篇
  2010年   1316篇
  2009年   1281篇
  2008年   956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我国法律所规定的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原则和制度本身不尽合理 ,可以建立“检察机关指导公安机关侦查”的较为科学的检警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行政事件诉公法》修改的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修改《行政事件诉讼法》过程中,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美、法、德等国为借鉴,认真检讨其现行法权利保护机能的形式化,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以权利保护为本位,放宽诉讼限制,使行政诉讼制度真正成为便于国民利用的制度。无疑,这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乔治·索罗斯①(George Soros)作为一个国际金融炒家、慈善家、经济学家,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特别对亚洲来说更是如此,人们对由他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仍记忆犹新。索罗斯的一生与众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0世纪80年代,索罗斯通过其基金会网络深深卷入了苏联东欧的历史巨变;9  相似文献   
14.
阿计 《人民政坛》2006,(7):36-38
近期.北京就出租车调价举行的听证会.成为今国瞩目的公共事件。尽管只是每公里上涨4毛。但围绕调价所爆发的利益冲突.其激烈程席“并不亚于一场战争”:尽管吸纳民意的大门犹在半开半闭之间.但民间意识的苏醒和行动自觉.却自发打开了一扇表达诉求的窗口:尽管备受批评的听证会有“失败”之嫌,但听证过程中涌现的诸多新气象.却为未来的民主实践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根据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并结合各种队形及装备的使用,是公安机关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SARS危机中,各级政府从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同时,它对已有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方式、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我国长期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思考》2006,(1):10-11
一个国家不能有太多的秘密。——对于国家保密局宣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以及相关情况不再保密,有专家评论说。  相似文献   
18.
19.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态势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是广东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的断裂、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群体利益冲突的增加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危机应对机制、全面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的国家当中,惟独中国的警察叫做“人民公安”,“人民”二字有着千钧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中国警察的警魂!当警察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是中国人民警察的天职。“孙局长,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不会忘记!我会在每年的平安夜给您送上一个平安果,愿您这样的好人一生平安!”这是曾经来上访过的李玉梅在2004年12月25日写给孙玉生的信上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